过从最忆黄夫子,凫呷沙头数共听。
客里遽闻君竟死,塘西何啻世如冥。
三年除夕虚欢会,诸子音书复断零。
为寄海绡凭写诔,更挥残泪上江亭。
诗句如下:
过从最忆黄夫子,
凫呷沙头数共听。
客里遽闻君竟死,
塘西何啻世如冥。
译文如下:
我最怀念的黄夫子是黄诏平,在沙滩边一起聆听他的教诲。他突然去世,让我悲痛欲绝,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阴暗。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过从最忆黄夫子,凫呷沙头数共听。
客里遽闻君竟死,塘西何啻世如冥。
三年除夕虚欢会,诸子音书复断零。
为寄海绡凭写诔,更挥残泪上江亭。
诗句如下:
过从最忆黄夫子,
凫呷沙头数共听。
客里遽闻君竟死,
塘西何啻世如冥。
译文如下:
我最怀念的黄夫子是黄诏平,在沙滩边一起聆听他的教诲。他突然去世,让我悲痛欲绝,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阴暗。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中秋望月怀古,黄节《中秋望月有怀邓秋枚书寄藤村老屋》赏析 黄节,字晦闻,广东顺德人,清末近现代著名诗人、学者。《中秋望月有怀邓秋枚书寄藤村老屋》是其代表作之一。该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描绘出一幅中秋佳节的壮丽画面,同时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详细解析: 1. 此夕高寒:“此夕”指的是这个中秋之夜,“高寒”形容天气寒冷。这里表达的是作者独自在清冷的夜晚
【注释】 万木号风一雁呼,大梁驱马问歧途。 江山无地分南北,种族于今杂汉胡。 唐土有君原不国,豫州能主岂为奴。 闻鸡未断燕云梦,忽过沙陀旧帝都。 万木号:形容树木众多,声音如号角一样。 大梁:《左传》中记载:“晋文公败楚于大隧”,大隧即地名,在今山西永济县。 驱马:骑马。 问歧途:指寻找道路。 唐土:唐朝国土。 原不国:指唐朝的皇帝,并不是一个国家。 豫州:指东汉末年割据河南一带的地方军阀。
【注释】 盆兰:把兰花养在盆里。 滋兰:指培育兰花。 十载:十年。 忽生:突然长出。 双茎:二根茎。 绿叶:绿色的叶片。 沆瀣(hàng xiè):古书中所说的神仙的饮料,即沆瀣水。 留沆瀣:指留下仙露。 化人:道家称仙人为化人。 陋室幽香远:简陋的居室中兰花的幽香传得很远。 媚我寒闺旧梦孤:形容兰花的美丽使作者感到寂寞、孤独。 佳种:好的花种。 秋江:秋天的江水。 奈:无奈。 所思殊
诗句释义 1 霜落高原草未凋,中州人物半萧条。 - "霜落":描述秋天的景色,霜降后草地变白。 - "高原":指的是广阔的山地或高地。 - "草未凋":说明草本植物依然保持着生机。 - "中州":指中国中部地区。 - "人物半萧条":形容中原地区的人民生活艰难,很多人生活不安定。 2. 战农不解虚移粟,非种当锄愧树苗。 - "战农":战争时期的农民,被迫参与战斗。 - "虚移粟"
春日海寺漫题(1903年) 社前无雨燕归迟,春暖棉花尽日吹。 大野草深鸣桔槔,梵宫云静锁葳蕤。 注释: - 社前:指寺庙附近或村庄的地方,没有下雨时燕子归来较晚,春天温暖时棉花一直被吹拂着。 - 大野草深:在广阔的田野里,草木茂盛。 - 鸣桔槔:使用桔槔这种工具来灌溉田地。 - 梵宫:佛教寺院。 - 葳蕤:形容树木茂盛或花草繁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季的田园景色和寺庙的景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在课上或自学时注意正确理解诗词的意思,然后把握诗词的主要内容,最后结合着具体诗句,联系作者的背景和注解进行分析,理解其意思及情感。 “桧柏风前立马悲,中原重到拜公祠。”意思是说在桧柏树旁,我停马悲叹,中原大地再次回到宋朝,我要来拜谒岳王庙。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岳飞的崇敬和怀念,他怀着敬慕的心情来到岳王庙。
这首诗是诗人在1902年梅庄送别邓秋枚去海上时所作,表现了他对朋友的深深思念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厚爱。 首句“此去江南定有诗”,表达了诗人对邓秋枚的祝福,希望他能够在江南写下许多美丽的诗篇。 第二句“梅花开处各天涯”,描绘了邓秋枚离开后的景象,梅花盛开的地方就是他们各自的天涯。这句诗寓意着友情的深厚,即使身处天涯海角,友谊也不会改变。 第三句“客中元白交如水,海上冬青雪满枝”
注释: 八月二十八日破晓出长台关(1903年) 中原人物无刘祖,北陆关山走马牛。 独向伊川哀被发,未闻临邑访长头。 乡心迢递三千里,风俗华离十六州。 有日澄清吾岂敢,鸡声寒动九边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1903年八月二十八日破晓时从长台关出关时的即兴之作。 首联“中原人物无刘祖,北陆关山走马牛”表达了诗人对中原人物的怀念之情和对北方关山风光的喜爱。中原地区是中国的腹地,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注】伯牙,战国时晋国的善弹琴者;断虹:形容景色美丽。 1. 英雄心事托琴中,独访孤台过断虹。 - 英雄心事:指胸怀壮志的人的心事(这里指诗人自己)。 - 琴中:在琴里寄托了诗人的心意。 - 孤台:一座孤独的山岗。 - 断虹:一道美丽的彩虹。 2. 满地夕阳号朔雁,隔帘人影瘦西风。 - 号:呼喊声。 - 朔雁:北方来的大雁。 - 人影瘦:人的体态消瘦。 3. 秋花晚节多迟暮,古调今弹有异同。 -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中国近代史的感题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民族命运的感慨。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及其含义注释: 1. 茫茫八百年间事,起陆龙蛇日泯棼: - “茫茫”意为广阔无边,“八百年”指漫长的历史时期。“起陆”指的是开始行动或崛起,“龙蛇”比喻有才能的人。“泯棼”意味着混乱、混沌。整句的意思是在漫长的历史中,有才能的人物逐渐崛起,打破了之前的混乱局面。 2. 岁月忍编黄帝历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秋叶凄清秋草黄,萧条孤馆对斜阳。 - 关键词解释: - 秋叶凄清:秋天的叶子显得凄凉和萧瑟。 - 秋草黄:秋天的草地变黄,呈现出一片金黄。 - 萧条孤馆:形容孤单且荒凉的景象。 - 对斜阳:面向夕阳的方向,表达了一种孤寂和寂寞的情感。 - 译文: 秋天的树叶开始变得凄凉和稀疏,黄色的草地在日落时分显得格外地孤独和冷清。我独自住在一间简陋的旅店中,面对西边的阳光
【注释】 1. 少屏:作者自称。 2. 夫人周湘云女士行述见示盖去其悼亡之时亹亹又期月矣为题一律以止其戚:指周女士去世后,少屏为她写的悼念诗。“去”是去掉的意思,“亹亹”是勤苦的样子,这里用来比喻哀悼之情连绵不断。“又期月矣”,即已经过了一个月了。 3. 为题一律以止其戚:意为用这首诗来结束她的哀思。“题一律”是指给诗歌起个题目,这里指少屏为悼念周湘云写的悼亡诗。“止其戚”是指让哀思停止。
城南春夜书寄秋枚海上 寄汝初成第一诗,料量今岁亦何为。 春宵愁见花飘雨,世事看同水皱池。 意气渐消吟尚健,行藏无闷迹缘卑。 年来乐趣真无尽,犹有榛苓却为谁。 注释: 1. 城南春夜书寄秋枚海上:在春夜的南城写下这首诗寄给秋枚。 2. 寄汝:寄予你。 3. 初成:刚刚完成的第一首作品。 4. 料量:预料、推测。 5. 今岁:今年的岁月。 6. 春宵:春天的夜晚。 7. 花飘雨:花瓣随着雨水飘落。
无端幽草寒凉空,博得春来一日忙。 过眼云烟归黯淡,涉江兰蕙属伧荒。 当年此亦排愁事,异代知谁写副庄。 应有鬼神哀旧物,断缣宁独感沧桑。 注释: 1. 无端:无意的,无缘无故的。 2. 幽草:幽静的野草。 3. 博得:侥幸。 4. 排愁事:解愁之事。 5. 伧荒:粗俗、简陋之地。 6. 当年:过去的时候。 7. 副庄:副刊。 8. 断缣:指残破的书卷,古代书写用绢,缣为细丝织品,故称书卷为“断缣”
这首诗是给张孟劬的五十寿辰祝寿之作。下面是逐句释义: 1. 相看百岁到中年,子有文章且更贤:看着您已经活到了百岁高龄,现在又到了知天命之年,您的子女都有了出色的成就和美德。 2. 甲历可从修史得,癸尊能助晋觞妍:甲历是指古代的一种历法,象征着长寿与智慧;癸尊是道教中的长生不死者的象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您可以像修史一样记录下您的智慧,而癸尊则可以帮助您在饮酒时更加愉悦。 3. 北来我为留称祝
注释: - 十年人事经千换:形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 - 何物能容一滞淹:什么能容留我滞留不前? - 重过秭园寻旧葺:再次来到曾经修缮过的花园。 - 更留清酌停春檐:留下清香的美酒,让它停留在春天的屋檐下。 - 朱梅绿桔方争艳:红色的梅子和绿色的桔子正竞相绽放。 - 白发苍颜已漫添:头发已经斑白,面容憔悴。 - 却为曩题成苦忆:却因为过去的题目而苦苦回忆。 - 依稀梁燕尚窥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