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人物无刘祖,北陆关山走马牛。
独向伊川哀被发,未闻临邑访长头。
乡心迢递三千里,风俗华离十六州。
有日澄清吾岂敢,鸡声寒动九边秋。
注释:
八月二十八日破晓出长台关(1903年)
中原人物无刘祖,北陆关山走马牛。
独向伊川哀被发,未闻临邑访长头。
乡心迢递三千里,风俗华离十六州。
有日澄清吾岂敢,鸡声寒动九边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1903年八月二十八日破晓时从长台关出关时的即兴之作。
首联“中原人物无刘祖,北陆关山走马牛”表达了诗人对中原人物的怀念之情和对北方关山风光的喜爱。中原地区是中国的腹地,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而关山则是北方的重要关口,风景秀丽,引人入胜。
颔联“独向伊川哀被发,未闻临邑访长头”则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伊川是诗人的故乡,而“被发”则暗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同时,“临邑访长头”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长者的敬仰之情。
颈联“乡心迢递三千里,风俗华离十六州”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这里的“迢递”意味着距离遥远,而“华离”则暗示了家乡的变迁和变化。同时,“风俗华离十六州”也描绘了家乡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尾联“有日澄清吾岂敢,鸡声寒动九边秋”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信心。这里的“澄清”意味着清明的政治环境,而“九边秋”则暗示了国家的边疆地区正在经受着秋风的考验。同时,“有日澄清吾岂敢”也表明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信心和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中原人物、关山风光、家乡思念、国家未来等各个方面的描绘和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爱国情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关注和期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