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木号风一雁呼,大梁驱马问歧途。
江山无地分南北,种族于今杂汉胡。
唐土有君原不国,豫州能主岂为奴。
闻鸡未断燕云梦,忽过沙陀旧帝都。
【注释】
万木号风一雁呼,大梁驱马问歧途。
江山无地分南北,种族于今杂汉胡。
唐土有君原不国,豫州能主岂为奴。
闻鸡未断燕云梦,忽过沙陀旧帝都。
万木号:形容树木众多,声音如号角一样。
大梁:《左传》中记载:“晋文公败楚于大隧”,大隧即地名,在今山西永济县。
驱马:骑马。
问歧途:指寻找道路。
唐土:唐朝国土。
原不国:指唐朝的皇帝,并不是一个国家。
豫州:指东汉末年割据河南一带的地方军阀。
燕云梦:指五代时后晋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的事。
沙陀:指后唐李克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及忧虑。诗中的“唐土”和“沙陀”等词都带有浓郁的历史文化色彩,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动荡与变迁。
首联“万木号风一雁呼,大梁驱马问歧途。”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但在这美丽的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忧虑和不安。诗人通过“万木号风一雁呼”这一景象,巧妙地表达了对战争的担忧。他担心这样的战争会破坏大自然的美丽,使人们失去和平的生活。接着,他又以“大梁驱马问歧途”来表达自己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他认为,无论是谁统治这个国家,都应致力于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而不是陷入战乱之中。
颔联“江山无地分南北,种族于今杂汉胡。”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认为,无论哪个民族统治这个国家,都应该尊重历史的真相,避免因为民族问题而引发更大的冲突。同时,他也指出,现在的社会已经是一个多元的世界,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处。
颈联“唐土有君原不国,豫州能主岂为奴。”则是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他认为,历史上有些君主虽然拥有天下,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为国家做出贡献。相比之下,豫州的统治者能够领导国家走向繁荣昌盛,这才是值得称赞的领导者。这里的“唐土”、“豫州”都是指历史上的一些著名朝代和地区。
尾联“闻鸡未断燕云梦,忽过沙陀旧帝都。”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望和担忧。他希望国家能够继续保持和平稳定的局面,不再出现战争和动乱。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他对此感到无比忧虑。这里的“燕云梦”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或传说,而“沙陀旧帝都”则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名或历史背景。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以及对现实状况的分析,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忧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