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山绝顶用戚少保原韵

松涛卷地朔风哀,绝塞关河一望开。
落日远沈辽海去,春光遥度蓟门来。
短衣匹马残年志,白发丹心老将才。
故李将军今在否,万山高处有荒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盘山绝顶用戚少保原韵》是清代诗人杨瑛昶的一首作品,通过描绘盘山之巅的壮丽景色和作者对历史英雄戚继光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个人情怀的独特抒发。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杨瑛昶,字元敬,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词作品多反映现实,富有哲理,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
  2. 原文赏析:该诗原文中描述的松涛卷地、朔风哀、落日远沉以及春光遥度等景象,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壮美,而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豪情。
  3. 白话翻译:诗中“木落风高旅鴈哀,天空云断戍烟开”等句,以朴素的语言传达出秋天的萧瑟与边疆的孤寂,展现了诗人对边关生活的深切感受。
  4.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清代,具体创作时间为盘山绝顶之时,即诗人登高望远之际,通过亲身的体验和观察,将所见所感融入诗词之中。
  5. 名家点评:对于《盘山绝顶用戚少保原韵》这首诗,有评论家指出其艺术手法上借鉴了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但更注重表达个人情感与历史感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6. 轶事典故:在这首作品中,诗人通过对盘山绝顶的描绘,间接表达了对历史英雄戚继光的怀念之情。戚继光作为明朝末期的抗倭名将,其英勇事迹广为流传,成为诗人笔下的重要主题。
  7. 作品赏析鉴赏:从审美角度来看,《盘山绝顶用戚少保原韵》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诗中的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含蓄,能够引发读者对人生、历史与自然的深入思考。
  8. 文化意义:在中国文化中,盘山作为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不仅因其自然风光吸引着无数游客,更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杨瑛昶的《盘山绝顶用戚少保原韵》就是其中之一,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颂扬,也是对中华文化深厚传统的传承和发扬。

《盘山绝顶用戚少保原韵》不仅展现了清代诗人杨瑛昶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对自然和历史的独到见解及深刻的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和人生观,以及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