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部乐·和份士除夜柬内子韵却寄细君

别离经岁,深悔屡把春光掷。只为相如四壁。愁分与、凄苦吟蟀。容易过、相思夕。怕缩地、长房难觅。
更欲笑、北地胭脂,莫问祁连好颜色。家书偶寄,临缄未罄,心事最难抛得。但愿是、离愁时遣,强加餐饭,聊且排岑寂。隔河天女,总不废、七襄勤织。更善顾、老母娇儿,起居安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征部乐·和份士除夜柬内子韵却寄细君》是一首清代杨葆光创作的词作。这首词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对其作品进行深入介绍:

  1. 作者简介
  • 杨葆光:字古酝,号苏盦,又号红豆词人,江苏娄县人。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位学者。同治年间居住在保定莲池书院,并参与了《畿辅通志》的编纂工作。光绪年间,他还曾担任过浙江景宁知县,其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得到了当时社会的广泛认可。
  1. 诗词原文
  • 别离经岁,深悔屡把春光掷。只为相如四壁。愁分与、凄苦吟蟀。容易过、相思夕。怕缩地、长房难觅。更欲笑、北地胭脂,莫问祁连好颜色。
  • 家书偶寄,临缄未罄,心事最难抛得。但愿是、离愁时遣,强加餐饭,聊且排岑寂。隔河天女,总不废、七襄勤织。更善顾、老母娇儿,起居安适。
  1. 诗词鉴赏
  • 艺术手法:杨葆光在词中采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暗示手法。比如“相思夕”和“愁分与”等字眼,都巧妙地表达了离别之苦和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同时,通过使用自然景物如“凄苦吟蟀”来隐喻内心的痛苦和不安。
  • 情感表达:整首词充满了深沉的情感,通过对四季变换、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远方妻子的无尽牵挂和深深的眷恋之情。词中不仅表达了对妻子的思念,还体现了对家庭责任和亲情价值的认识。
  1. 文化影响
  • 历史地位:《征部乐·和份士除夜柬内子韵却寄细君》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杨葆光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的典范之一。通过这首词,读者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爱情、家庭和责任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 后世评价:这首词被后人多次引用和研究,被视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佳作。它不仅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也展示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

《征部乐·和份士除夜柬内子韵却寄细君》不仅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情感深度也使其成为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