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华·修月斧

多情太甚,直上云霄,为姮娥补恨。琼楼玉宇,谁道是、八万二千斤运。合成七宝,便竟夜、珠光休吝。一霎时、枘凿无痕,只见圆灵相近。
别离漫怅,算几度团圞,堪解幽闷。弥缝缺陷,细揣着、雾鬓风鬟余韵。吴刚老矣,对桂树、落花成阵。道尔时、西北天倾,炼石早传心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瑶华·修月斧》是清代杨葆光创作的一首词。这首作品不仅在艺术形式上展现了杨葆光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其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审美情趣。以下将深入探讨《瑶华·修月斧》:

  1. 创作背景及作者介绍
  • 创作背景:《瑶华·修月斧》的词作创作于清代,这一时期的文学环境相对开放,诗词创作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发展。杨葆光作为一位杰出的词人,他的文学作品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 作者介绍:杨葆光,字古酝,号苏盦、红豆词人,江苏娄县人。他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同治年间,他在保定莲池书院担任学生,并参与了《畿辅通志》的编撰工作。光绪间,他还担任过浙江景宁知县。除了诗词,他的骈文和散文同样闻名于世。
  1. 词作原文与诗意赏析
  • 原词:多情太甚,直上云霄,为姮娥补恨。琼楼玉宇,谁道是、八万二千斤运。合成七宝,便竟夜、珠光休吝。一霎时、枘凿无痕,只见圆灵相近。别离漫怅,算几度团圞,堪解幽闷。弥缝缺陷,细揣着、雾鬓风鬟余韵。吴刚老矣,对桂树、落花成阵。道尔时、西北天倾,炼石早传心印。
  • 诗意赏析:这首词以嫦娥补憾为引子,通过描绘美丽的琼楼玉宇,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合成七宝”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天上宫殿的富丽堂皇。结尾部分通过想象吴刚伐桂的传说,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整体而言,《瑶华·修月斧》以其精致的词藻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清代文人的生活风貌和精神追求。
  1. 作品的艺术特色
  • 辞藻华丽:杨葆光的词作语言华丽,善于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美感。
  • 情感深沉:通过对美好景物的描绘,折射出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感怀。
  • 结构严谨:词的结构层次分明,从引入到展开再到收束,层层推进,使得整首词富有逻辑性和感染力。
  1. 作品的文化价值与影响
  • 文化价值:作为清代词坛的代表作品之一,《瑶华·修月斧》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也展示了作者的审美追求和文化素养。
  • 影响:该词作在后世广为流传,被多次引用和改编,成为研究清代文学史和词学的重要文献。

《瑶华·修月斧》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词作,也是研究清代文人生活和情感世界的珍贵资料。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表现形式,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