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珠庙江阁酬周穆门

危楼凌汉涘,复此暂居停。
月忆来时白,山从去后青。
人烟凝晚霭,船火散疏星。
绿水过清绝,还令郢客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环珠庙江阁酬周穆门》是清代诗人杨超曾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在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文学价值及其背后的故事:

  1. 作者简介
  • 杨超曾(1694—1742),字孟班,号文敏,湖南武陵人,清初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涉及广泛,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素养,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侧面,具有很高的历史与文学价值。
  • 杨超曾在康熙五十四年中进士,授编修。雍正时直南书房,历任奉天府尹、刑部侍郎等职。乾隆初官广西巡抚,后升任两江总督,授吏部尚书,留总督任。他一生勤政爱民,深得民心。
  1. 诗歌内容解析
  • 危楼凌汉涘:这句描述了江边高耸的楼房,给人以雄伟壮观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国家或政治的忧虑。
  • 复此暂居停:诗人表达了暂时驻足此地的心情,可能是因公务或其他原因而停留于此地。
  • 月忆来时白,山从去后青:通过对月光和山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可能到来的变化的期待。
  • 人烟凝晚霭,船火散疏星:描绘了傍晚时分,人们聚集在一起,渔船上的灯火稀疏地散落在水面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寞的氛围。
  • 绿水过清绝,还令郢客听:通过“绿水”这一象征,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心境,如同聆听自然之声,洗净尘世烦恼。

《环珠庙江阁酬周穆门》不仅是一首诗作,更是杨超曾对人生、自然以及政治态度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歌的魅力,还能从中体会到作者深邃的思想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