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宫紫玄春雨草堂

东掖传经计已疏,归来为筑浣花居。
苍山移石供支杖,春树分阴照读书。
竹外寻僧招野艇,雨中留客摘园蔬。
荷衣未制吾将老,乘兴何年共结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宫紫玄春雨草堂》是明末清初诗人杨思圣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韵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人简介
  • 杨思圣,字犹龙,号雪樵,明末清初直隶钜鹿人。他的生平经历了政治变动,曾入翰林,后为山西按察使,官至四川布政使。他与多位文化名人有交往,其中包括傅青主、孙夏峰、申盟等。
  1. 诗歌原文
    东掖传经计已疏,归来为筑浣花居。苍山移石供支杖,春树分阴照读书。竹外寻僧招野艇,雨中留客摘园蔬。荷衣未制吾将老,乘兴何年共结庐。

  2. 诗句解析

  • 东掖传经计已疏:这里的“东掖”通常指的是翰林院,而“传经”则是指传授知识或学问的意思。诗人在这句话中表达了自己曾经进入翰林院,但后来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政治原因或个人选择)离开了,转而致力于其他事务,如建筑和学术研究。
  • 归来为筑浣花居:这里“浣花居”可能是指一个美丽的居住地,诗人用“归来”表明他已经返回故乡,并开始建设一个新的居所。
  • 苍山移石供支杖:这句描述了诗人为了行走方便,特意将山上的石头移走,用作拐杖。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也体现了他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 春树分阴照读书:春天的树木为诗人提供了充足的阴凉,使得他在阅读书籍时感到舒适。
  • 竹外寻僧招野艇:诗人喜欢在竹林之外寻找隐士,邀请他们一起乘坐小船。这种生活方式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雨中留客摘园蔬:在下雨时,诗人邀请客人一同到园中采摘蔬菜。这反映了一种与朋友共享宁静时光的生活方式。
  • 荷衣未制吾将老:诗人表达了自己尚未完成制作荷花衣的愿望,暗示着对未来的期待和计划。
  • 乘兴何年共结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憧憬,希望能在某一时刻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建造自己的小窝。

《题宫紫玄春雨草堂》不仅是杨思圣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那个时代文人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代诗歌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关于生活、艺术和文化的深刻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