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纪伯紫即送其之晋阳

大江势浩浩,南北错舆舱。
往往异人出,结交在一言。
我家漳水涯,子居白下门。
素心各有托,意气自孤骞。
相逢长安陌,双眼望朝暾。
长安多王侯,第宅若云屯。
绮筵罗珍食,朱缨驰华轩。
宾从纷遝沓,附势如灼薰。
静交有吾徒,冥然绝世喧。
不就唐生决,肯借金张援。
时时顾蓬径,樽酒共讨论。
落日登高台,慷慨天为昏。
击筑声泪下,重招烈士魂。
忽整晋阳驾,贻诗重玙璠。
以俪魏给事,无乃非其伦。
感君安所赠,此意贵永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纪伯紫即送其之晋阳》是明代诗人杨思圣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以其深邃的意境、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著称,而且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与对友情的珍视。下面将详细介绍《酬纪伯紫即送其之晋阳》:

  1. 作者简介:杨思圣,字犹龙,号雪樵,明末清初直隶钜鹿人。他是一位才情横溢的文学家,曾于顺治三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后出任山西按察使等职,官至四川布政使。他的诗作多有佳作,如《且亭诗》等,展现了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2. 诗歌原文

大江势浩浩,南北错舆舱。
往往异人出,结交在一言。
我家漳水涯,子居白下门。
素心各有托,意气自孤骞。
相逢长安陌,双眼望朝暾。
长安多王侯,第宅若云屯。
绮筵罗珍食,朱缨驰华轩。
宾从纷遝沓,附势如灼薰。

  1. 诗意解析
  • 江山壮丽,人才辈出:诗的开头通过“大江势浩浩”开篇,描绘了壮阔的江水景象,象征国家的繁荣与个人的奋斗。接着通过“南北错舆舱”,暗示了各地人才的汇聚,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 友情深重:诗中的“结交在一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挚友情的珍视和追求,认为真正的朋友不在于表面的交往,而在于心灵上的契合和理解。
  • 个人志向与社会现实:通过对“我家漳水涯,子居白下门”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家乡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而“长安多王侯,第宅若云屯”则揭示了社会的现实状况,王侯权贵云集,但诗人对此并无太多羡慕,而是选择了一种超然的态度。
  • 宴会场景描绘:“绮筵罗珍食,朱缨驰华轩。”生动地描绘了宴会的豪华场面,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奢靡之风。
  • 感慨与期待:最后的“感君安所赠,此意贵永敦”表达了对知己好友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鲜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一个文人内心的世界。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风貌和文人的心态。

杨思圣的《酬纪伯紫即送其之晋阳》不仅艺术价值高,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对这首作品的解读,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明代的文化特色以及文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