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山行

杏山山上石屼𡿖,杏山山下水泬。
山前山后沙土红,疑是当年覆军血。
忆昔将军初上马,羽檄交驰遍天下。
貔貅十万出雄关,遮日旌旗隘原野。
画鼓三通不交战,觱篥声中辙先乱。
二千铁骑俨天人,大箭长弓一当万。
霜摧败叶草偃风,血流海色波涛红。
功成不坑长平卒,只今竹帛褒元功。
吁嗟推毂竟何补,献俘解缚拜圣主。
有人东望尚招魂,衣冠昔葬燕山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杏山行》是清代诗人塞尔赫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部作品的简要介绍:

  1. 作者简介:《杏山行》的作者是宗室,字慄庵,号晓亭,自号北阡季子。他在康熙三十七年被封为奉国将军,后官至总督仓场侍郎。作为一位诗人,他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十分高远,他的诗作以气格清旷而著称,有《晓亭诗钞》等诗集流传于世。

  2. 内容概述:《杏山行》中描绘了杏山山石嶙峋的景致,以及杏山山下清澈见底的流水。诗中还回忆了当年将军出征的情景,羽檄交驰、旌旗遮日,战马嘶鸣,箭矢如雨,展现了一场激烈的战斗画面。尽管战争最终没有带来血腥,但将军的功成名就却得到了历史的肯定和赞颂。

  3. 艺术风格:此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情感深沉而含蓄,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战斗场面描绘,传达出一种悲壮的历史感。整首诗既有宏大的战争场面的展现,又有对和平与荣耀的颂扬,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杏山行》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历史场景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着深厚历史情怀和丰富人生哲理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也表达了一种对于和平与英雄主义的向往和赞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