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 汤阴谒岳武穆庙

身在尚无家,身死家何地。纵使游魂遍九州,不向汤阴住。
有恨化为云,无泪飞成雨。若变啼鹃何处归,赵氏孤儿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卜算子·汤阴谒岳武穆庙》是南宋诗人黄永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英雄岳飞的敬仰之情。下面是对该诗词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黄永(生卒年不详),字子美,号东山居士,福建闽县人。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词人和思想家,与辛弃疾并称“辛黄”,其诗词作品在后世广为传颂。他的生平事迹多有记载,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他对于岳飞的怀念与崇敬,这也成为他作品中的重要主题。
  2. 创作背景:该诗作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当时,宋金对峙的局面尚未完全结束,岳飞作为抗金名将,在战场上屡建奇功,深受人民爱戴。然而,由于奸臣秦桧等人的陷害,岳飞最终被害身亡,留下了无尽的恨和泪水。黄永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岳飞英勇无畏的精神的赞美,以及对民族英雄的深切悼念。
  3. 诗歌原文:身在尚无家,身死家何地。纵使游魂遍九州,不向汤阴住。有恨化为云,无泪飞成雨。若变啼鹃何处归,赵氏孤儿处。
  4. 诗歌赏析:黄永的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岳飞这位民族英雄的深切缅怀。首句“身在尚无家,身死家何地”直接揭示了岳飞的命运悲剧,尽管身居高位,却因奸臣陷害而家破人亡。接下来的两句“纵使游魂遍九州,不向汤阴住”进一步强调了岳飞虽已逝,但其精神仍无处不在。然而,这种怀念并没有转化为实际行动,而是化作了一种无形的力量,“有恨化为云,无泪飞成雨”。这两句描绘了岳飞的遗恨与悲伤如何转化成了自然现象,既形象又富有诗意。最后两句“若变啼鹃何处归,赵氏孤儿处”则是对岳飞精神传承的象征。岳飞虽然已经逝去,但他的忠义之心却如同杜鹃一般永不放弃,而这种精神也得以继续传承下去,体现在像赵氏孤儿这样的历史人物身上。
  5. 诗歌鉴赏:《卜算子·汤阴谒岳武穆庙》不仅是一首表达哀悼的诗词,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作品。它通过对岳飞这一历史人物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情操。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赏析,可以加深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卜算子·汤阴谒岳武穆庙》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学习,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华文化的精髓,同时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