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夜不寐

客睡只如此,其如夜久何。
古人方秉烛,吾意欲高歌。
坐贾喧开闸,行人唤渡河。
披衣揽春色,征路感蹉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夜不寐”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于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当时金兵南侵,中原大乱,形势危急。陈与义作为游子远离家乡,在船上无法入睡的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诗歌原文
    游子不能寐,船头语轻波。
    开窗望两津,烟树何其多。
    晴江涵万象,夜半光荡摩。
    客愁弥世路,秋气入天河。

  2. 诗意分析

  • 《舟夜不寐》通过描写游子夜晚在船上的景象,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以及世事的无奈。
  • 诗中“客愁弥世路”一句,展现了游子的忧愁无处不在,无处可逃。
  • “窗前望两津”描绘了窗外的江景,象征远方,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未来的期待。
  • “晴江涵万象”形象地描绘了江面的宽广和夜晚江面的光芒闪耀,象征着希望和未来。
  • “秋气入天河”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气息弥漫天空的感慨,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萧瑟和凄凉。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中的“游子不能寐,船头语轻波”直接点出了诗人无法入睡的原因,而“开窗望两津,烟树何其多”又展示了夜晚的景色。这种情景交融的手法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又有情感深度。
  • 意象生动:如“船头语轻波”、“烟树何其多”、“夜半光荡摩”等意象都非常生动,能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场景之中。
  • 语言精炼: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而有力,每个词都恰到好处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通过对“舟夜不寐”的解析,可以发现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有其独特之处,更在文化和历史背景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也是研究宋代社会、政治、文化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