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息飘蓬迹,年年逐浪游。
寒风摧落叶,残月伴孤舟。
犬吠荒村火,虫鸣古渡秋。
一腔愁绝意,欹枕过沙洲。
【注释】
(1)舟夜不寐:在船上夜晚不能入睡。
(2)太息飘蓬迹,年年逐浪游。飘蓬:随风飞旋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的人。
(3)寒风摧落叶:秋风瑟瑟,落叶飘零,景象凄凉。
(4)残月伴孤舟:残月如钩,映照着孤独的小船。
(5)犬吠荒村火,虫鸣古渡秋。荒村、古渡:荒凉的村庄和古老的渡口,环境凄凉。
(6)一腔愁绝意,欹枕过沙洲。一腔愁绪无处诉说,只好歪靠在枕头上度过这个凄凉的夜晚。
【赏析】
这首《舟夜不寐》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五言律诗。此诗描绘了一幅幽静清冷的江上夜景图,抒写了诗人旅途中寂寞无聊的情绪。全诗写景抒情相得益彰,情景交融,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首联“太息飘蓬迹,年年逐浪游”,诗人以“太息”起兴,感叹自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漂泊不定的生活。这一句既点明了自己的行踪,又为后文抒发自己的情感作铺垫。
颔联“寒风摧落叶,残月伴孤舟”,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落叶比作被风吹落的枯枝败叶,形象地写出了江边秋日的萧瑟景象。同时,“残月伴孤舟”也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感慨。
颈联“犬吠荒村火,虫鸣古渡秋”,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江上的景色,通过“吠”字的运用,表现了狗叫声的嘈杂和乱糟糟的场面;而“古渡”、“虫鸣”则营造了一种静寂而又深沉的氛围。
尾联“一腔愁绝意,欹枕过沙洲”,诗人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苦闷与无奈。他选择了一个孤独的夜晚,独自一人躺在沙滩上,望着茫茫的江水,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惆怅。
整首诗通过对江上夜景的描摹,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寂寞。它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现实状况,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