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藤杖歌

昔年我过浈阳峡,飞来禅寺停襜帷。
寺僧赠我赤藤杖,入手天矫蟠蛟螭。
峡山陡立水清绝,草木坚瘦含霜姿。
兹藤纯阳有殊禀,蜷生山腹穿云肌。
年深瘴雾霾翠蔓,独标火色争炎曦。
蛇缠虺缭更纠结,石刚铁劲尤崛奇。
细筋盘环抱真骨,血殷腠理凝燕支。
攫拿数尺势千丈,倒垂岩际耀水湄。
老樵奋臂拔不得,快斧斫断珊瑚枝。
天生杖材带根节,不须凿削烦工师。
鸠首翻露丹凤咮,龙颔怒杰赪虬髭。
舟中缄识不敢发,江湖怕有神奸窥。
归来摩弄净牙角,偶以挂壁惊童儿。
近苦脚软仗汝助,掣电绕腕流虹驰。
蜿蜒欲飞强捉住,咫尺炫晃光陆离。
斗觉生力贯腰膝,徐看宝气衡须眉。
残藜枯竹安足道,涂朱髹漆空尔为。
会当携汝入山去,遍踏苍崖寻紫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赤藤杖歌》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创作的一篇诗作。这首诗通过描绘滇神献赤龙,以象征国家强盛和民族振兴的壮丽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交织的深切关注和对英雄人物的崇高敬意。下面将从诗歌内容、作者介绍以及历史背景三个维度来探讨:

  1. 诗歌内容
  • 《赤藤杖歌》中“共传滇神出水献,赤龙拔须血淋漓”一句,生动地描述了滇神献赤龙的历史场景。这种描述不仅富有神话色彩,也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 韩愈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乐观态度,认为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复兴是不可避免的。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
  1. 作者介绍
  •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他的文学创作涉及诗歌、散文等多个领域,其中尤以散文成就最高,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的作品以其深厚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1. 历史背景
  • 在唐代,国力强盛,民族自豪感高涨。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墨客常常借助神话传说来歌颂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团结。《赤藤杖歌》的创作背景正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韩愈通过这首作品抒发了他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美好愿景。

《赤藤杖歌》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也是韩愈对国家和民族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的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深刻感受到唐代文化的瑰丽多彩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