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病起

困余起步画廊东,闷把茱萸数晚红。
四面寒山黄叶下,一声断雁碧云中。
兴来欲觅登高侣,病后难禁落帽风。
自叹吟身如瘦鹤,不堪重醉菊花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采桑子·重阳病起饮酒连夕》是宋代文学家朱敦儒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朱敦儒,字希真,号樵歌山人,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词人,洛阳人,曾任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等职,以“词俊”之名与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他的词作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反映了他对于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感悟。
  2. 诗歌内容:《采桑子·重阳病起饮酒连夕》描绘了一个重阳节后生病的人在酒宴中的欢愉情景。诗中“天高风劲尘寰静,佳节重阳。叶下潇湘。碧海晴空一阵霜。”展现了节日的氛围和自然景色,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而接下来的“安排弦管倾芳酝,报答秋光。昼短歌长。红烛黄花夜未央。”则通过音乐、宴会等元素,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热闹和快乐氛围。
  3. 艺术特色:该诗语言简练而又富有韵味,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和生活情趣的世界。其情感丰富,既有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也有对疾病缠身时的无奈和哀伤,使得整首诗更加立体和感人。

朱敦儒的这首《采桑子·重阳病起饮酒连夕》不仅展示了他作为文学家的才华,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在节日文化中的生活状态和审美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及其作品的艺术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