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次半线作

忆昔历下行,龙山豁我情。
今兹半线游,秀色欲与争。
林木正蓊蘙,岚光映晚晴。
重冈如回抱,涧溪清一弘。
里社数百家,对宇复望衡。
番长罗拜跪,竹彩儿童迎。
女娘齐度曲,頫首款噫鸣。
璎珞垂项领,跣足舞轻盈。
斗捷看麻达,飘飖双羽横。
萨豉声铿锵,奋臂为朱英。
王化真无外,裸人杂我氓。
安得置长吏,华风渐可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晚次半线作》是唐代诗人黄叔璥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旅程中对自然景色的感受,表达了他的情感波动和审美情趣。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解析:

  1. 诗歌原文与赏析
  • 原文翻译:《晚次半线作》,忆昔历下行,龙山豁我情。今兹半线游,秀色欲与争。林木正蓊蘙,岚光映晚晴。重冈如回抱,涧溪清一弘。里社数百家,对宇复望衡。番长罗拜跪,竹彩儿童迎。女娘齐度曲,頫款噫鸣。璎珞垂项领,跣足舞轻盈。斗捷看麻。
  • 诗歌赏析:《晚次半线作》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作者的旅途心情。首句“忆昔历下行”回忆过往,表达了时间的流转与变迁;“龙山豁我情”则描绘出登山所见之景带来的情感释放与心境开阔。接下来的诗句继续展开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从树木葱郁到傍晚的阳光,再到山川的壮阔,无不透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1. 诗人背景
  • 时代:黄叔璥(1674年—1739年),字元济,号西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著名的学者、诗人、文学评论家。他一生致力于学术和文学的研究,尤其精于经学、史学,著有《黄氏日抄》、《西樵山记》等著作。
  • 成就:除了文学创作,黄叔璥还参与编纂了大量的古代文献,对后世研究中国文化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受到后人的赞赏,其中《晚次半线作》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晚次半线作》中的意象丰富而细腻,如“林木正蓊蘙”、“岚光映晚晴”等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情感表达:整首诗流露出浓厚的乡愁与对美好自然风光的无限眷恋。黄叔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间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寻求精神慰藉的愿望。

《晚次半线作》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着深刻情感和哲学思考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够领略到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还能进一步理解到诗人内心世界的变化与成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