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历下行,龙山豁我情。
今兹半线游,秀色欲与争。
林木正蓊蘙,岚光映晚晴。
重冈如回抱,涧溪清一弘。
里社数百家,对宇复望衡。
番长罗拜跪,竹彩儿童迎。
女娘齐度曲,頫首款噫鸣。
璎珞垂项领,跣足舞轻盈。
斗捷看麻达,飘飖双羽横。
萨豉声铿锵,奋臂为朱英。
王化真无外,裸人杂我氓。
安得置长吏,华风渐可成。
【注释】
- 晚次半线:傍晚时分停留在半线上。
- 龙山豁我情:龙山让我心情开阔。
- 秀色欲与争:美丽的景色好像要与我争夺。
- 蓊蘙(wěng huò):草木茂盛的样子。
- 岚光映晚晴:晚霞中的光线映照在山间。
- 重冈如回抱:重重的山岗如同拥抱着一般。
- 涧溪清一弘:涧溪清澈,水声洪亮。
- 里社数百家:村落中聚集了数百户人家。
- 番长罗拜跪:当地的首领们纷纷跪地迎接。
- 竹彩儿童迎:竹林中传来清脆的歌声,儿童们欢聚欢迎。
- 璎珞垂项领:妇女佩戴的珠宝下垂挂在脖子上。
- 跣足舞轻盈:女子赤脚跳舞轻盈。
- 斗捷看麻达:比试技巧观看麻绳的弹性。
- 飘飖双羽横:风筝随风飘摇,像两只翅膀一样横飞。
- 萨豉声铿锵:鼓声震天响。
- 奋臂为朱英:挥动双手模仿红色的花朵。
- 王化真无外:王者教化真正没有边界。
- 裸人杂我氓:百姓裸体,与平民混居。
- 安得置长吏:如何才能安置好官吏呢?
- 华风渐可成:渐渐地形成美好的风俗。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人从自己的游历经历出发,描绘了当时边塞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表达了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晚次半线作”,诗人以“忆昔历下行”开篇,回忆起当年曾经走过的半线之路,充满了怀念之情。
颔联“今兹半线游”,诗人描述了自己如今再次来到半线,这里的美景让他心生欢喜。
颈联“林木正蓊蘙,岚光映晚晴”,诗人描绘了林木葱郁、晚霞映照的景象,展现出一幅优美的画面。
尾联“重冈如回抱,涧溪清一弘”,诗人通过比喻手法,将山峦比作怀抱,涧溪比作流淌的水流,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边塞的自然风光。
此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对于研究古代边塞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