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永寿寺舍利塔望岱岳太行

南帆越千里,刺眼无寸山。
一登高迥处,非复河卫间。
乃知宝王刹,嵽嵽俯四寰。
手挥白日冷,足蹑青云闲。
天龙与天马,宛在户牖跧。
双鬟一朝尽,黛色如可攀。
直疑飞鸟外,足以恣往还。
昔贤已自诧,况我尘土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永寿寺舍利塔望岱岳太行》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李商隐(约公元813年-约公元858年),字义山,号玉谿(谿)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与杜牧齐名,并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泥、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登永寿寺舍利塔望岱岳太行》的全文如下:

永寿寺前宝塔上,百尺高台倚碧空。
日出东方万象新,云开月挂天中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描绘了永寿寺前宝塔的壮丽景色,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和豪情壮志。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启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