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仲修书却寄

一卧空江晚,风前得子书。
诗歌犹磊落,酒病未蠲除。
雨过岚阴合,霜清木叶疏。
荒园秋色老,日涉更何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得安仲子书却寄》是明代诗人胡应麟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主题思想,展现了胡应麟的文学才华和对人生态度的独特理解,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美学特征。

《得安仲子书却寄》的创作背景是在明末清初,一个动荡的时期背景下,胡应麟在山中筑室读书,期间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这样的创作环境无疑为他提供了丰富的情感素材,也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一种深沉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感。胡应麟作为明代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是一位学识渊博且有成就的文人。他不仅在科举考试中屡次不中,还长期未得到功名的回报,这种经历使他的人生充满了坎坷与挫折,这在他的诗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具体分析这首诗时,可以看到“叹息延陵客,清才独后时”两句表达了胡应麟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同代人的期待。胡应麟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三都全入赋”、“五岳半题诗”,这些描述不仅展示了他卓越的文学才能,也反映出他对古代文化深厚的了解和热爱。

《得安仲子书却寄》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是明代文人胡应麟生活、思想和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还可以感受到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超然,以及他在文学创作上追求卓越的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