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登黄楼有怀漱泉

断虹初霁,倚层楼、送尽南来征辙。不见长河千尺泻,只见惊沙吹雪。病叶欺蝉,虚檐舞蝠,夕照相明灭。高城凝伫,天涯芳草将歇。
凄绝。江上离心,闹红一舸,处处闻啼鴂。重到羽衣横笛地,此乐更无人说。四十三年,浑如电抹,秋鬓今骚屑。故人归否,乡愁应上眉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百字令·登黄楼有怀漱泉”是清代诗人冯煦的一首古诗词作品。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内心感受,抒发了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百字令·登黄楼有怀漱泉》全文如下:

断虹初霁,倚层楼、送尽南来征辙。不见长河千尺泻,只见惊沙吹雪。病叶欺蝉,虚檐舞蝠,夕照相明灭。

《百字令·登黄楼有怀漱泉》是冯煦在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创作的。诗中的“断虹初霁”,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彩虹消逝的宁静景象。作者登上黄楼,远眺南方的道路,感叹岁月流逝,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不见长河千尺泻,只见惊沙吹雪”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宽阔的长河与细微的沙尘巧妙结合,形成一种视觉上的反差,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此外,“病叶欺蝉,虚檐舞蝠,夕照相明灭”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

通过对《百字令·登黄楼有怀漱泉》的解读,不仅能够欣赏到冯煦独特的艺术风格,还能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