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学晚,弦诵在南邻。快雪萧萧偎冻雀,落梅香里证闻根。
何地不程门。
忆江南 · 题何雪园先生出处十二图
介绍
《忆江南·题何雪园先生出处十二图》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所作的一首词。该词上阕写何雪园先生画竹,下阕写作者观画有感。全词借景抒情,以画为喻,赞美了何雪园先生的高风亮节和高尚品格。
这首词的原文如下:
忆江南三首
苏轼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
亭亭纤纤细如愁,应是天仙碎花帽。
密密雨声初入廊。
苏帘半卷,独倚斜阳。
丁香体柔弱,海棠脸两红。
离人泪易落,落后真珠重。
何处高楼雁叫哀?
两行征雁声惊。
玉关情味恶能禁?
前度刘郎归去后,几番孙郎剑下死。
不知长笛谁家曲?
停吹看君莫吹。
忆江南三首(其二)
吴山青,烟霭鄮公台。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莱。
可怜荒垄穷泉土,至今疮病差未平。
王谢堂前常倚户,今来惟有蒋山青。
何处更悲风烛影,望湖楼下清江水。
夜船吹笛雨萧萧,曲折危阑动微飙。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相关推荐
冬学晚,弦诵在南邻。 快雪萧萧偎冻雀,落梅香里证闻根。 何地不程门。 诗句释义与赏析: - 冬学晚:描述了冬天的傍晚时分开始学习的景象。 - 弦诵在南邻:这里的“弦诵”指的是读书的声音,“南邻”可能指的是邻居或附近的学堂。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知识追求的执着和对学术氛围的重视。 - 快雪萧萧偎冻雀:形容雪花快速落下,小动物(可能是麻雀)因寒冷而聚集在一起取暖的情景。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注释】 芳甸:即草原。何雪园先生:指清代画家何绍基,字子贞,号南屏,湖南道县人。他善画山水、花鸟、人物,尤长于写生,所作《十二图》传于人间。在手:随手可取。无觅处:无处可以寻找。 【赏析】 此词为作者为友人的《题何雪园先生出处十二图》一诗而写的和作(和诗)。词中对何雪园先生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的高尚品格表示了高度的赞扬。 “芳甸外”句,是说诗人在草原之外的地方游历,回忆起往事。芳甸外
【注释】 何雪园:即何绍基,清代诗人、书法家。 十二图:指《题何雪园先生出处图》十二幅。 荷斧:扛着斧头,这里借指砍伐树木。 蕲阳山:在今湖北省黄冈市西南。 一绳幽径:形容山路狭窄曲折。 铁樵歌:用铁锤敲樵的歌声,这里指砍柴人唱的歌。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何雪园先生出仕与归隐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和不同的心态。 第一句:“平林织,荷斧几经过。”平林,指的是一片树林,织,比喻树木繁密。荷斧
【注释】 ①担簦:古时背着竹筒,以备旅途之用。簦是古代的一种车前横木,可以遮阳挡雨。②枯菀集:凋零的草木聚集。③崚嶒(lěng rèn):形容山势险峻陡峭。 【赏析】 此词咏叹何雪园先生画十二图之景致,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上片首句写寒正峭时,作者清晨过桥渡水而去,背负着行囊。下句说,何先生和作者同根,都是凋零的草木,但何先生更显高洁,他相携来踏一溪冰,可见其志趣高雅,与常人不同。
【注释】 忆江南:词牌名。题何雪园先生出处十二图:这是作者为他的《十二图》所作的一首词。何雪园:即何绍基,湖南道州人,字元晋,一字海秋,号亦山、鸾坡等。清代诗人。一生好学,尤工于诗,与赵翼齐名,并称“二隽”。有《亦山堂集》。 阑暑后:指盛夏过后的时节。阑:通“阑”,尽也。阑暑:暑气已尽。 竟夕走雷声:整夜听着雷声。竟夕:彻夜。 拥鼻微吟秋树:紧抱双袖,低声吟咏着秋天的树。 一篝冷碧碎于星
注释: 1. 残雪夜,樵路去伥伥:残雪的夜晚,樵夫行走的道路显得空旷而寂静。 2. 独荷一囊寻旧迹:独自背负着一袋行李,寻找过去的痕迹。 3. 飞鸿指爪认微茫:大雁飞翔,仿佛有爪子在空中划过,指向了远方模糊的身影。 4. 一曲赋迷阳:一首曲子让人陶醉在阳光中。 赏析: 这首《忆江南·题何雪园先生出处十二图》是一首描绘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怀念之情的诗歌。诗中的“残雪夜
【注释】 前路:指诗人的去向。暝:傍晚。澹月上尘襟:淡月映入衣袖之中。何雪园先生:指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何绍基。十二图:题画诗的篇名,这里指何氏的《十二图卷》。 【赏析】 此词是一首题画诗。上片写作者行色匆匆,暮色苍茫,在江边行走时所见之景,下片写所感。 “前路暝”,点明时间,为黄昏。“澹月上尘襟”,描写作者行走在江边,看到一轮明月高悬,洒下皎洁银光,把衣襟照得如白练一般。“记得楚辞吟怨句
【注释】 黑石渡:地名,在今安徽省含山县东北。 戍火:指边防驻军所放的篝火。 冥冥:昏暗的样子。 短衣匹马又淮西:意思是说,他骑着马,穿着短衣,又一次到淮西去。淮西是古代兵事区域的名称。这里暗指南宋朝廷。 【赏析】 《忆江南·题何雪园先生出处图》是一首七言绝句。词中描绘了一位将军出征时的情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全词语言简洁明快,意境开阔,感情深沉含蓄,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起句“黑石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抓住重要诗句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作答即可。 “容吏隐”:容忍那些不拘小节的官吏。 “讲肆”:讲堂。讲学的地方。 “郁姑台”: 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是古时金陵城的北城门。 “薄云如絮水如罗”:轻薄的云雾好像棉絮,流动的水就像彩色丝线。 译文: 我容忍着那些放纵性情的官吏,每天消磨着时光。 独自登上郁姑台,远望天空
【诗句释义】 1. 襄水曲:地名,在今湖北襄阳。 2. 五载滞儒冠:滞留于儒士之服,表示长期不得志。 3. 匡鼎说诗应共解:匡鼎是唐代诗人,与李白、杜甫等人并称为“四大诗人”。这里的“说诗”指的是匡鼎的诗词评论,意指匡鼎的诗词评论应当得到共同的理解和解释,以彰显其文学价值。 4. 侯芭载酒若为欢:侯芭是唐代女诗人,与李季兰、薛涛等人齐名,被称为唐女诗人“四友”
```text 冬学晚,弦诵在南邻。 一点斜帆和雁远,离心争逐片云飞。 有泪上征衣。 ``` 译文: 冬日的傍晚,我们学习到很晚才结束,教室就在那南方的邻居家。 一艘小舟的船帆在快落的雪中微微颤动,与归巢的大雁一起向远方飘去,仿佛我的心也在追逐那片轻盈的云朵。 我不由得落下了思念之泪,打湿了我的行装。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冯煦所作,描绘了一个冬日傍晚的学习场景,以及作者内心的感受
诗句释义: 1. 尘梦断,禅榻证无生。北斗初横云漠漠,碧天无际鹤装轻。 2. 吹下步虚声。 译文: 1. 尘世的梦境已断,在禅榻上证悟了生命的本真。北斗星刚刚出现,云雾弥漫,天空辽阔无边,仙鹤翩翩起舞,轻盈飘荡。 2. 吹响了《步虚词》的声音。 关键词注释: 1. 尘梦断 - 指超脱世俗的梦幻般的境界。 2. 禅榻 - 指修行用的坐具或卧具,禅宗僧人用来打坐的地方。 3. 北斗初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