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涂身事苦,行止自难持。
春雨迷台路,秋声滞燕矶。
音尘三月断,传说数番疑。
夙昔风期在,青镫或见之。
金陵哭外舅叶六桐先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陵哭外舅叶六桐先生》是明代诗人黄宗羲创作的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是黄宗羲文学成就的见证,也是研究明清之际历史与文化的重要文献。
从诗歌本身来看,这首诗以“金陵哭外舅叶六桐先生”作为题记,表达了作者对已故外舅叶六桐的深切缅怀和无尽哀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春雨迷台路,秋声滞燕矶”,诗人传达出了一种悲凉、迷茫的情感氛围。同时,“音尘三月断,传说数番疑”进一步揭示了作者对外舅生前音信断绝和种种传说的怀疑与不解。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背景。
黄宗羲作为明末清初的杰出人物,其人生经历极具传奇色彩。他曾因直言进谏而得罪权贵,后投身抗清事业;在清朝建立后,他更是被视作贰臣,备受争议。这些复杂的历史背景为黄宗羲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主题。他的许多作品都蕴含了对时代变迁的反思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金陵哭外舅叶六桐先生》不仅展现了黄宗羲个人的悲痛之情,也反映了明末清初社会的动荡与变迁。诗中透露出的苍茫感和无力感,正是那个时代文人共同的感受。通过这样的作品,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从而获得对历史的新认识。
《金陵哭外舅叶六桐先生》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悲伤情感的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高度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它不仅体现了诗人黄宗羲的个人情感世界,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对于研究文学史、思想史以及文化史的学者和读者而言,《金陵哭外舅叶六桐先生》都是一部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