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涂身事苦,行止自难持。
春雨迷台路,秋声滞燕矶。
音尘三月断,传说数番疑。
夙昔风期在,青镫或见之。
金陵哭外舅叶六桐先生
泥涂身事苦,行止自难持。
春雨迷台路,秋声滞燕矶。
音尘三月断,传说数番疑。
夙昔风期在,青镫或见之。
注释:
- 泥涂身事苦:泥涂,指泥土般平凡,身事,指世俗生活。苦,表示辛苦、艰难。
- 行止自难持:行止,指行动和停留。自难持,表示自己难以控制或维持。
- 春雨迷台路:春雨,指春季的雨水。迷,表示迷失、看不清。台路,指山间的小路。
- 秋声滞燕矶:秋声,指秋季的声音。滞,表示停留、停滞。燕矶,指燕子栖息的地方,也指江边的岩石。
- 音尘三月断:音尘,指声音和消息。三月断,表示在春天三个月内没有收到任何信息或声音。
- 传说数番疑:传说,指传闻、传言。数番疑,表示多次产生怀疑。
- 夙昔风期在:夙昔,指过去。风期,指与某人有共同的理想或目标。在,表示存在。
- 青镫或见之:青镫,古代照明用具,形状像灯台而略短,中间有灯芯,可以点燃。或见之,表示有机会见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远去的外舅叶六桐先生的哀悼之情的表达。诗人通过描绘自己身处困境,无法行走和停留的情况,以及春天的雨使得山路变得模糊不清,秋天的风声也让人感到停滞不前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于外舅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也在诗句中透露出自己的孤独和无助感。最后一句“夙昔风期在,青镫或见之”则表达了诗人对外舅的期望和祝愿,希望在外舅离开之后,还能有机会再相见。整体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