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松缚茅宇,乱石开南轩。
夜半有明烛,停午无烟燔。
三载头滑,花药满春前。
坎止复流行,心迹异方圆。
年荒避盗贼,旧居姑且还。
春风吹野火,红焰涨遥天。
新诗焦泥壁,老树夭长年。
颓园寒瀑响,土锉月中闲。
遂令长往计,牢落难贞坚。
故书出焰中,叶叶如荷田。
惜此复幸此,不废食与眠。
吾尝訾遗山,卖书乃买园。
壬寅二月遇火次陶韵
长松缚茅宇,乱石开南轩。夜半有明烛,停午无烟燔。
三载头滑,花药满春前。坎止复流行,心迹异方圆。
年荒避盗贼,旧居姑且还。春风吹野火,红焰涨遥天。
新诗焦泥壁,老树夭长年。颓园寒瀑响,土锉月中闲。
遂令长往计,牢落难贞坚。故书出焰中,叶叶如荷田。
惜此复幸此,不废食与眠。吾尝訾遗山,卖书乃买园。
【注释】:
①壬寅:即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壬”是天干中的第七位,这里指的是天干的第二个。
②“长松”二句:长松束缚茅屋的房檐,乱石开向南边的轩窗。南轩,南方的窗户。
③“夜半”二句:夜里有明亮的烛光,中午没有烧香祭拜的香烟。
④“三年”二句:三年来头上的头发已磨得很光滑了,花儿草药都长满了春天的前面。
⑤“坎止”句:坎,指坑洼不平的地方;止,停止;复,又。
⑥“心迹”句:心中的愿望与行为却与平常不同。
⑦“年荒”二句:因为年成不好,所以躲避盗贼,旧的住处只好暂且回去。
⑧“春风吹”二句:春风把野火吹起来,红色的火焰冲天而起。
⑨“新诗”二句:新的诗句写在焦黑的墙壁上,老树枯萎了很长的时间。
⑩“颓园”二句:颓败的园子中传来寒瀑布的响声,土墙里蟋蟀鸣叫的声音十分清闲。
⑪“遂令”二句:于是使我想到长远地考虑,我的命运很艰难,难以保持忠贞坚强。
⑫“故书”二句:旧书从燃烧的火焰中出来,每页叶子就像荷叶一样洁白干净。
⑬“惜此”二句:可惜这些美好的东西又让我幸运地得到,因此我不但不放弃吃饭睡眠。
⑭“吾尝”二句:我曾经批评那些抛弃山野的人,而卖掉书卷去购买园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火灾之后写的一首诗。全篇写景抒情,以自然景物的变化反映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人生命运的思索。诗的前两句写屋舍被烧毁,但松树仍坚韧不拔,用松柏比喻自己。后六句主要抒写自己因遭火灾后的苦闷心情。
“长松缚茅宇”,松树依然屹立着,而茅屋已被烧毁。这一句是实写眼前的灾情。
“乱石开南轩”,乱石堆砌的南面窗户也敞开了。这一句是虚写,暗寓诗人内心的感受。
“夜半有明烛”,半夜里还有明亮的蜡烛,而中午却没有香火。这句写灾难发生时的具体情况。
“停午无烟燔”,中午没有人烧香祭祀,也没有烟火升起。这两句也是虚写。
“三载头滑”,这三年来头发已经光滑了。头就是发髻。
“花药满春前”,花儿草木长满了春天的原野。这是实写。
“坎止复流行”,人生的起伏变化像水一样流动不定,这是实写。
“心迹异方圆”,人的内心愿望与实际的行为却不一样,这也是实写。
“年荒避盗贼”,由于年成不好,所以躲避盗贼,旧的住处只好暂且回去。这是实写。
“春风吹野火”,“春风吹”是实写。野火被风吹起,也是实写。
“红焰涨遥天”,红色的光芒直冲云霄。这是实写。
“新诗焦泥壁”,“新诗”是实写。“焦泥壁”则是想象,想象诗人的新诗就写在焦黑的墙壁上。
“老树夭长年”,“老树”是实写。“夭长年”则是一种设想,想象那棵老树虽然已经枯死了,但它仍然活着。
这是虚写。
“颓园寒瀑响”,颓败的园子中传来寒瀑布的响声。
“土锉月中闲”,这是想象,想象蟋蟀在土墙里唱个不停,十分悠闲。
“遂令长往计”,“遂令”是实写。“长往计”则是想象,想象自己将长久地考虑这个问题。
“牢落难贞坚”,“牢落”是实写。“难贞坚”则是想象,想象自己的内心是多么坚定。
“故书出焰中”,“故书”是实写。“出焰中”则是想象,想象书中的每一页都像荷叶一样的洁白干净。
“叶叶如荷田”,“叶叶”是实写。“如荷田”则是想象,想象每一页都是荷叶一样洁白的。
“惜此复幸此”,“复幸”是实写。“惜此”则是想象,想象这些美好的东西又让自己幸运地得到了。
“不废食与眠”,不放弃吃饭睡眠。这是实写。
“吾尝訾遗山”,“訾”是指责的意思。“遗山”是实写,“卖书乃买园”是想象,想象自己曾经指责别人抛弃了山野,而卖掉书卷去买了一个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