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梦梅花

梅花独立正愁绝,冰缠雾死卧天阙。
孤香牢落护残枝,不随飘堕四更月。
新诗句句逼空蒙,嫣然一笑隔林樾。
有如高士白云表,牛矢烟消山雪合。
一生寒瘦长镵句,伸头窥天亦半缺。
谁寄山瓢落叶中,泻向梅花同傲兀。
已上六韵梦中作,瓜舍驱猪方矻矻。
床头摸衣境过清,不谓三伏犹未卒。
始知此夜梅花诗,未与炎景相唐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七夕梦梅花》是明末清初诗人黄宗羲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沉的情感,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对这首诗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诗人简介: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学者、思想家。他的一生充满坎坷,曾因反对阉党而多次遇险,清兵南下后,他参与组织义军抵抗外侮,但最终选择隐退,致力于学术和教育工作。黄宗羲不仅是一位历史学者,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其诗作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与情感。

  2. 诗歌原文:《七夕梦梅花》这首诗共有六句,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诗句如“梅花独立正愁绝,冰缠雾死卧天阙”,“孤香牢落护残枝,不随飘堕四更月”等,描绘了梅花孤独而坚韧的形象,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格的赞美。

  3. 艺术手法:黄宗羲的诗歌多采用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如将梅花与牛矢、山雪等自然元素相联系,既表现了梅花的傲骨,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这种艺术处理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力。

  4. 情感表达: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黄宗羲深沉的情感世界。他不仅在诗中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和坚韧,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人生和历史的深沉思考。

  5. 文化影响:黄宗羲的诗歌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其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也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夕梦梅花》不仅是黄宗羲个人文学成就的代表,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简要介绍,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