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莲荪姊

记得同居日,相携笑语投。
随肩常伴读,握手共闲游。
未别心先醉,临歧泪满流。
何时重聚首,并坐诉离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怀莲荪姊》是一首表达对旧日共度时光怀念的古诗。杨浣芬创作于与好友分离之际,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回忆和对重逢的渴望。下面是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杨浣芬是近代著名的女诗人、作家,她的诗歌以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著称。她在文学上的成就不仅仅在于其作品的艺术价值,更在于她对社会的敏锐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她的作品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至今仍被后人传颂。在《寄怀莲荪姊》中,她通过简洁而深情的文字,表达了与友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展现了深厚的友谊以及对未来的期许与不舍。
  2. 原文赏析:《寄怀莲荪姊》是杨浣芬创作的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全文如下:记得同居日,相携笑语投。随肩常伴读,握手共閒游。未别心先醉,临歧泪满流。何时重聚首,并坐诉离愁。此诗以其朴素的语言、深刻的情感和鲜明的画面感,展现了作者与好友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因分别而产生的悲伤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
  3. 创作背景:《寄怀莲荪姊》创作于杨浣芬与好友莲荪姊妹分别之时。当时两人因为某种原因被迫分离,杨浣芬在分别之际,心中充满了对这段友情的珍惜和对重逢的期望,于是创作了这首《寄怀莲荪姊》。诗中的情感真挚动人,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同时,这首诗也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后世文人笔下赞美友谊的经典之作。
  4. 艺术特色:杨浣芬在《寄怀莲荪姊》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使得整首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首先,她在诗句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读者能够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感受到诗中所要表达的深厚情感。其次,她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转折,使得诗歌结构层次分明,情感起伏跌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最后,她还擅长运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更加贴近生活,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寄怀莲荪姊》不仅是杨浣芬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友情主题的典型代表。通过深入解读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对友情的重视以及对离别与重逢情感的细腻描绘。同时,这首诗也启示人们珍惜当下,把握与人相处的每一个瞬间,因为真正的友情是时间无法消磨的珍贵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