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寄杜少汘朱

微风晴影散花砖,社鼓傩歌动野烟。
春到柳边才七日,人怀河上已经年。
伾山芳草堪怜后,瓠水桃花未发前。
好著一鞭来草舍,莫教愁对絮漫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人日寄杜少汘朱》是清代诗人黄任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
  • 黄任(1657年—1730年),字季子,号南屏樵客,晚号南屏山人、南屏老人等。清代文学家,浙江嘉善人,出身贫寒,有“江南第一寒士”之誉。
  1. 作品原文
    微风晴影散花砖,社鼓傩歌动野烟。春到柳边才七日,人怀河上已经年。

  2. 作品赏析

  • 在这首诗中,黄任巧妙地使用了季节变换作为背景,从“春到柳边才七日”到“人怀河上已经年”,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深化。这种时间的推移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变化,更是内心情感和记忆的累积。
  • 黄任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他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他运用细腻的语言,将春天的景象与自己对友人的思念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交流。
  1. 写作背景
  • 《人日寄杜二拾遗》的创作背景与高适有关。高适和杜甫在唐肃宗时期已经是意气相投的朋友,二人在战乱年代中共同度过了许多艰难岁月。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

《人日寄杜少汘朱》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表达了深沉的友情,更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对黄任生平和诗作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艺术追求,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情感、反映时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