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夜泊

五羊城下十洲通,楼阁宵涵蜃气空。
百越女牛星拱北,三门笳鼓水归东。
戈船潮暗琵琶月,珠寺沙香茉莉风。
回首可怜偏霸地,渔镫几点浸鲛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珠江夜泊》是一首由清代诗人黄任创作,表达了在夜晚乘船经过广州珠江的所见所感。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黄任,字于莘,号十砚老人,出生于清福建永福。黄任是一位以轻清流丽为时人所称道的杰出诗人,尤其擅长七绝。他的文学成就使他在清代享有盛誉。
  1. 诗歌原文
  • 五羊城下十洲通,楼阁宵涵蜃气空。百越女牛星拱北,三门笳鼓水归东。戈船潮暗琵琶月,珠寺沙香茉莉风。回首可怜偏霸地,渔镫几点浸鲛宫。
  1. 诗意解析
  • 五羊城:广州古称“五羊城”,象征着广州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 十洲通:指广州周围海域众多岛屿连成一片,形成“十洲”的景象。
  • 蜃气:古人认为海上出现蜃光是海市蜃楼,此处形容夜色中高楼大厦若隐若现,宛如蜃气笼罩。
  • 百越女牛星:百越地区多民族聚居,象征多元文化。
  • 三门:广州市区有三个城门,分别是三元里、越秀山和沙面。
  • 笳鼓:古代战争中用以报时和壮胆的乐器。
  • 琵琶月:描绘了夜晚江面上月光如琵琶弦般悠扬,给人以美感。
  • 珠寺沙香茉莉风:描述了寺庙周围茉莉花香气四溢,与沙漠中的茉莉花香形成了鲜明对比。
  • 回首可怜偏霸地:回顾过去,广州曾是繁华之地,但如今已变得荒凉。
  • 渔镫几点浸鲛宫:渔民的灯笼点缀着水面,仿佛给宫殿般的城市增添了一丝人间烟火气息。

《珠江夜泊》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广州夜景的美丽与历史沧桑之感。作为清代诗人的代表作品之一,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审美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