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梅公看菊

墙东小小径如蛇,篱菊亭亭植似麻。
自有微霜明傲色,何须乱草隐寒花。
苍头抱瓮晨添水,赤脚吹薪夜煮茶。
辛苦主人良不易,饱看容我幅巾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梅公看菊》是一首充满古典美的诗歌,由黄毓祺创作于天启元年,表达了诗人对于菊花的欣赏和对人生态度的独特理解

黄毓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墙东篱菊的美丽与坚韧。诗句“墙东小小径如蛇,篱菊亭亭植似麻”不仅描绘了菊花生长的环境,也传达了一种顽强的生命力。诗人通过“自有微霜明傲色,何须乱草隐寒花”两句,表达了菊花在严寒中依然能保持高洁、不畏霜雪的态度,这种精神在古代文人心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表达。诗中的“苍头”和“赤脚”形象地描绘了一位辛勤劳作的主人,他们为了欣赏菊花,不惜付出辛劳。而诗人则可以自在地斜披幅巾,享受着主人的辛苦成果。这样的描述不仅体现了菊花带给人们的美,还反映了古人对于劳动价值的认可和尊重。

《过梅公看菊》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赏菊之作,它是黄毓祺用笔墨勾勒出的一幅生动的山水画,也是他对生活美学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享受和审美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