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 句容晓发

残月堕无声。山睡初醒。马蹄得得自敲星。兜路秋藤风过处,几点流萤。
游笈惯飘零。此地频经。客程回首晓霞生。一带人家闲裹住,炊瓦烟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浪淘沙·句容晓发》是清代诗人黄之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黄之隽:黄之隽,清代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生活感悟为主题,展现了深厚的文学素养和个人情怀。其诗作在当时受到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 创作时期: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只知道它是黄之隽晚年的作品之一。这一时期的黄之隽已经达到了人生的一个成熟阶段,他的诗歌也反映出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原文:残月堕无声。山睡初醒。马蹄得得自敲星。兜路秋藤风过处,几点流萤。游笈惯飘零。此地频经。客程回首晓霞生。一带人家閒裹住,炊瓦烟青。
  • 翻译:残破的月亮悄然落下,没有发出任何响声。山在沉睡中醒来,刚刚从梦中苏醒过来。马儿踏着蹄声前行,仿佛在星光下敲打着自己的蹄子。山路两旁生长着秋天的藤蔓,微风吹过时,几颗萤火虫在空中飞舞。我习惯地漂泊不定,曾经频繁地经过这里。回首旅途,清晨的霞光洒满天际。附近村庄的人们悠闲地生活着,炊烟袅袅升起,带着淡淡的青烟。
  1. 诗词鉴赏
  • 意境描绘:《浪淘沙·句容晓发》通过残月、山醒、马蹄声等意象,营造了一个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秋夜的山景和清冷的月光相映成趣,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受。
  • 情感表达:诗中不仅展示了对自然的热爱,还蕴含了诗人对过往旅途的怀念以及对家乡的深厚感情。通过对晓霞和炊烟的描述,传达出诗人对平和生活的向往。
  1. 文化价值与影响
  • 文化价值:《浪淘沙·句容晓发》作为清代文人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也体现了他们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 影响:该作品被广泛传颂和研究,成为了解清代诗歌的重要窗口。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不同的学术领域中引用和分析,从而推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研究和传播。

《浪淘沙·句容晓发》不仅仅是一首诗词作品,它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体现。无论是对于古代诗人黄之隽的个人经历,还是对于广大读者的文化体验,这都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艺术享受和文化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