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台芝老狼烟矗,三十年前山尽秃。
玉台花发春雨深,又向岩边结茅屋。
屋前寂历春晓亭,春花烂漫春山青。
清泉欲断不复断,春鸟未听时可听。
三年此别意长往,石门苔磴隔尘壤。
昨夜镫前梦落花,依稀似到山亭上。
忆玉台山春晓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玉台山春晓亭》是清代诗人杨继经创作的一首古诗,全文如下:玉台芝老狼烟矗,三十年前山尽秃。玉台花发春雨深,又向岩边结茅屋。屋前寂历春晓亭,春花烂漫春山青。清泉欲断不复断,春鸟未听时可听。三年此别意长往,石门苔磴隔尘壤。昨夜镫前梦落花,依稀。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山水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故人的思念之情。
玉台山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是一处著名的历史文化景区。诗中的“玉台”即指玉台山,而“芝老”可能是指山上的老松树或古树名木。诗中的“狼烟矗”形容山势险峻,给人一种雄壮的感觉。
《忆玉台山春晓亭》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杨继经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杨继经生活在清末民初,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国家分裂、社会动荡,许多文人墨客都面临着国家的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抉择。杨继经本人也是一位有志之士,他积极参与反清复明的活动,并写下了许多表达其爱国情怀的作品。
在诗歌赏析方面,《忆玉台山春晓亭》展现了杨继经精湛的诗歌技艺。他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通过对春天山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忆玉台山春晓亭》不仅在艺术上有所成就,更在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研究清代诗歌发展的重要资料。
《忆玉台山春晓亭》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文化底蕴的古诗。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然、追求和谐的美好理念。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社会意义,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