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 · 乍浦天妃宫观潮

扶桑缥缈,霓光龙采,金宫砥柱银涛。烽堠星罗,营屯棋布,惊看碧浪迢遥。万叠卷鲛绡。恍琼鳌驾水,白马凌霄。一蹴春霆,千寻秋雪势滔滔。
几回目眩魂摇。羡东南形胜,奇绝神皋。云佩庄严,绣幢屹峙,沧波昼夜腾骄。浴日海门潮。更昏微朏魄,时共盈消。闻说蓬瀛,鼍梁虚驾笑秦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海潮·乍浦天妃宫观潮》是一首明末清初的词作,由黄德贞创作。以下是对这首词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信息
  • 《望海潮·乍浦天妃宫观潮》的作者是黄德贞。黄德贞是明朝末期的人物,他的生平与创作背景不详,但根据作品本身的内容和风格,可推断其为文学创作者。
  1. 诗词原文
    扶桑缥缈,霓光龙采,金宫砥柱银涛。烽堠星罗,营屯棋布,惊看碧浪迢遥。万叠捲鲛绡。恍琼鳌驾水,白马凌霄。一蹴春霆,千寻秋雪势滔。

  2. 诗词解析

  • 意境描绘:《望海潮·乍浦天妃宫观潮》中黄德贞用“扶桑缥缈”、“霓光龙采”等词汇生动描绘了乍浦天妃宫的壮观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海景的壮丽与美丽。
  • 历史背景:词中描述的景象可能来源于黄德贞亲眼目睹或通过文献资料了解到的某个历史时期的海边景观。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文化特点。
  • 艺术价值:作为明代后期的作品,《望海潮·乍浦天妃宫观潮》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词作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望海潮·乍浦天妃宫观潮》不仅是一篇描写海景的文学作品,更是黄德贞个人情感、时代背景和社会文化的集中体现。它以生动的文字将读者带入一个神秘而美丽的海滨世界,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历史文化的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