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东郊

未改东风欲自南,细推寒暑此时酣。
芍兰从古传溱洧,童冠于今可二三。
燕语莺啼何所恨,桃秾李郁为谁贪。
暮春佳气年年胜,无数晴光动翠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暮春东郊》是清代诗人黄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和特色:

  1. 作者介绍
  • 黄仁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其诗作以描绘春天景色著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感情。
  1. 诗歌原文
    未改东风欲自南,细推寒暑此时酣。
    芍兰从古传溱洧,童冠于今可二三。
    燕语莺啼何所恨,桃秾李郁为谁贪。
    暮春佳气年年胜,无数晴光动翠烟。

  2. 诗句解析

  • “未改东风欲自南”:这句表达了春天的东风强劲有力,仿佛想要向南方吹去。
  • “细推寒暑此时酣”:通过细致地感受寒暑的变化,诗人体会到了生命的旺盛与活力。
  • “芍兰从古传溱洧”:芍药和兰花自古便有传颂的美好传说,象征着纯洁和高贵。
  • “童冠于今可二三”:这里的“童冠”指的是古代男子二十岁时举行的成人礼,意味着年轻人已经可以承担起社会的责任。
  • “燕语莺啼何所恨”:燕子和黄鹂的鸣叫声,似乎在表达春天的愉悦和无忧无虑。
  • “桃秾李郁为谁贪”:桃花盛开和李花繁茂,似乎是为春天增添了更多的色彩,而诗人则在思考这些美景背后的意义。
  • “暮春佳气年年胜”:诗人感叹春天的美景总是如此美丽,每年都有新的发现和惊喜。
  • “无数晴光动翠烟”:无数晴朗的天气和阳光透过翠绿的烟雾,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暮春东郊》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念和美学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