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草琼花托梦中,至今文字照江东。
玉鱼葬处魂何往,石马陵前力竟穷。
严濑孤踪皋羽伴,娥江沈恨叠山同。
如何采药谈遗老,不及芗林郑朴翁。
读林霁山集
介绍
《读林霁山集》是一部由宋代诗人林景熙所著的诗文研究集,主要收录了他的诗歌作品。这部作品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风貌。《读林霁山集》作为林霁山先生的一部重要著作,不仅是研究宋末文学的重要文献,也是理解那个时代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的窗口。
林霁山先生的诗歌风格深受其时代影响,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族前途的深刻思考。在诗中,他表达了对故国复兴的渴望,这种情感贯穿于他的许多作品之中。《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读文山集》等作品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与个人命运的感慨。林霁山的诗作多以自然景物、历史典故为题材,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深刻的艺术造诣。如《游九锁山·天柱峰》、《西湖》等作品中,林霁山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他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林霁山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学上的探索,更是一种文化上的传承。林霁山在作品中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通过具体的事物寄托深远的意义。《蜃说》、《汤婆传》等杂文中,通过描述具体的物件或现象,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哲学观点。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使得林霁山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成为研究宋末文化和思想的一个重要窗口。
林霁山的作品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元顺帝元统二年(1334年),章祖程为林霁山的诗作作了笺注,形成了《霁山先生集》。明英宗天顺七年(1463年),吕洪在此基础上收集遗文并编成《霁山先生集》5卷,使得林霁山的作品得以广泛传播和研究。这些后续的研究工作不仅保存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也为后人研究和欣赏林霁山的文学作品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读林霁山集》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展现了林霁山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文化风貌。通过对林霁山作品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宋末的社会状况和文化特点,也可以深入探讨文人的情感世界和思想境界。因此,阅读和研究《读林霁山集》,是了解和认识宋代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