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章园养疴

海色苍茫夜气微,一痕凉月入柴扉。
独行对影时言笑,排日量腰较瘦肥。
平地风波听受惯,频年哀乐事心违。
笠檐蓑袂桄榔杖,何日东坡遂北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寓章園養疴》是清末诗人黄遵宪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海色苍茫夜气微,一痕凉月入柴扉。
    独行对影时言笑,排日量腰较瘦肥。
    平地风波听受惯,频年哀乐事心违。
    笠檐蓑袂桄榔杖,何日东坡遂北归?

  2. 诗歌背景:黄遵宪在光绪二年举人,历任使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等职务,在职能捍卫华侨权益。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寻奉命出使日本,未行而政变起,遂罢归故里。工诗,喜以新事物镕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

  3. 诗歌赏析:《寓章園養疴》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盼。诗中“一痕凉月入柴扉”描绘了夜晚的景象,给人以宁静之感;“独行对影时言笑”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排日量腰较瘦肥”则是对生活琐事的感慨;“何日东坡遂北归”则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人文关怀。

  4. 艺术特色:黄遵宪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一痕凉月”象征着清冷孤寂,“笠檐蓑袂桄榔杖”则象征着隐逸高洁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感受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5. 历史意义:作为清末民初的重要诗人,黄遵宪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诗歌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反映了人民的情感和愿望。黄遵宪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寓章園養疴》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也是黄遵宪思想情感的真实记录。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