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目眈眈大九州,神丛争博正探筹。
何堪白刃张拳党,更扰黄花落地秋。
石破真惊天压己,陆沈可有地埋尤?
前番尚得安身处,莫说寒芜赤嵌愁。
感事又寄丘仲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感事又寄丘仲阏》是清末著名诗人黄遵宪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刻的社会内容和鲜明的现实关怀,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个人情感的复杂交织,成为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黄遵宪,字公度,号东海,晚清广东嘉应人。他是清末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及文学家,曾担任使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等职务,为维护华侨权益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诗歌以新事物熔铸入诗,开创了“诗界革新”之先河,并自定诗集《人境庐诗草》传世。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未详,但据题目可知是光绪二十六年的作品。这一时期,黄遵宪正身处戊戌变法期间,尽管未能成功推动改革,但他仍然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并在出使他国时目睹了许多国家的内政动荡与民族危机,这些经历无疑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诗歌原文:万目眈眈大九州,神丛争博正探筹。 何堪白刃张拳党,更扰黄花落地秋。 石破真惊天压己,陆沈可有地埋犹? 前番尚得安身处,莫说寒芜赤嵌愁。
诗歌解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强烈的对比,传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刻感悟。首句“万目眈眈大九州”描绘了一个被无数目光注视的国家景象,表达了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次句“神丛争博正探筹”则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混乱。第三句“何堪白刃张拳党”,反映了社会矛盾激化到无法忍受的地步。末句“更扰黄花落地秋”,则是对个人遭遇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通过这些诗句,展示了一种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社会批判精神。
《感事又寄丘仲阏》不仅展现了黄遵宪卓越的诗歌才华,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位爱国者的深厚情感和对时代脉搏的敏锐洞察。这首诗不仅是黄遵宪个人艺术成就的标志,也是中国近代诗歌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