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驾驻开封府

竿摩辙乱逼西迁,琐尾流离倏一年。
奉母蒙尘犹在郑,迎王望雨待归燕。
诸侯香草方毡幕,西母蟠桃又绮筵。
举首长安知日近,肯留河上再迁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车驾驻开封府》是清末诗人黄遵宪所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作于戊戌变法时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自己政治抱负未能实现的无奈之情。

诗中“竿摩辙乱逼西迁,琐尾流离倏一年”描绘了一幅动荡不安、人民颠沛流离的场景。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状况,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忧虑和焦虑。在“奉母蒙尘犹在郑,迎王望雨待归燕”中,诗人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厚情感和对故土的眷恋。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政治变革的期待和憧憬,希望自己能够像燕子一样,迎风展翅,回到故土。

“诸侯香草方毡幕,西母蟠桃又绮筵”则通过描绘宴会上的盛景,反衬出诗人心中的孤独与落寞。这不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奢靡之风,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挣扎。最后两句“举首长安知日近,肯留河上再迁延”则表现了诗人虽然身在异乡,但依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正是黄遵宪作为一个爱国者的真实写照。

《车驾驻开封府》不仅是一首反映当时社会状况的诗歌,更是黄遵宪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交织的产物。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黄遵宪的文学贡献及其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