竿摩辙乱逼西迁,琐尾流离倏一年。
奉母蒙尘犹在郑,迎王望雨待归燕。
诸侯香草方毡幕,西母蟠桃又绮筵。
举首长安知日近,肯留河上再迁延。
【诗句释义】
车驾驻开封府:皇帝的车驾停在开封府,也就是开封城。
竿摩辙乱逼西迁,琐尾流离倏一年:车子在道路上摩擦着车轮,道路被破坏得乱七八糟,被迫向西迁移,时间已经过去一年了。这里的”竿摩”形容车轮的摩擦声,”辙乱”表示道路被破坏的样子,”逼西迁”指的是被迫向西迁移,”琐尾流离”指的是车辆和随从人员在路上行走的匆忙样子。”倏一年”表示时间过得很快。
奉母蒙尘犹在郑,迎王望雨待归燕:母亲还在河南郑州受困,我依然在那里等待王师的到来。”奉母蒙尘”是指母亲受到战乱的影响而受困,”蒙尘”指受困扰、受损害的状态,”犹在郑”表示仍然留在郑州。”迎王”是指迎接王师,”王”在这里指的是唐朝的皇帝,”望雨”是指盼望雨天,”待归燕”是指期待燕子回来。
诸侯香草方毡幕,西母蟠桃又绮筵:诸侯们在帐篷里摆放着鲜花和青草,西母们则在宴会上摆上了蟠桃和精美的筵席。”诸侯”是指各个地方的首领,”香草”指的是鲜花,”方毡幕”是指帐篷里的摆设,”西母”是指女性统治者,”蟠桃”是神话中的仙果,”绮筵”是指精美的宴席。
举首长安知日近,肯留河上再迁延:抬头望着长安城,知道日子一天比一天近,不愿意再留在河上继续搬迁。”举首”是指抬头看,”长安”指的是现在的北京,”知日近”表示知道日子一天比一天近了,”肯留”是愿意留下的意思,”河上再迁延”指的是不愿意再在河边继续搬迁了。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战争中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诗中通过描绘战乱给人们带来的影响,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战争能够结束,人们能够过上安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