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乎叔带召戎来,举国倾危九庙哀。
拳勇竟遭王室乱,首谋尚纵贼人魁。
失民更为丛驱爵,毕世难偿债筑台。
坐视陆沈谁任责?
事平敢望救时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它描绘了唐朝末年的战乱和动荡,以及人们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望。下面我将逐句解释这首古诗的诗意,同时给出关键词的解释,最后附上赏析。

诗句注释与译文:

  1. 天乎叔带召戎来,举国倾危九庙哀。
  • 叔带有“伯”的意思,这里指周宣王。
  • 叔带招来了戎人(古代西北少数民族),导致国家面临倾覆的危险。
  • “九庙”指周朝的宗庙,这里用来比喻整个国家。
  • 表达了对国家灭亡的悲痛和无奈。
  1. 拳勇竟遭王室乱,首谋尚纵贼人魁。
  • 拳勇指的是勇士或英雄。
  • “首谋”指最初的策划者。
  • “贼人魁”指最邪恶的人或领导者。
  • 描述了国家内部的混乱和对邪恶势力的纵容。
  1. 失民更为丛驱爵,毕世难偿债筑台。
  • “丛驱爵”意为被驱赶至荒废之地。
  • “毕世”指一生。
  • 描述了人民因战乱而失去家园,难以偿还过去为了建设而付出的代价(如建高台等)。
  • 表达了对战争和暴政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损失的感慨。
  1. 坐视陆沈谁任责?
  • “陆沈”意为陆地沉没,比喻国家的灭亡。
  • 表达了对那些不作为、不承担责任的人的指责和不满。
  1. 事平敢望救时才?
  • “事平”指和平时期的到来。
  • “救时才”意为有能力挽救时局的人才。
  • 表达了在和平时期希望有能够挽救国家于水火之中的英雄或智者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乱中的英雄和民众的苦难,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正义的追求。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通过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和平与正义的渴望和对不义行为的谴责,展现了其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精神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