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穷日暮更何求,白首同拚一死休。
衔刃尚希忠烈传,盖棺免索太师头。
彗星扫地应除旧,祸水滔天幸绝流。
九庙有灵先诏在,朝衣趋谒定应羞。
清黄遵宪《群公(其四)》:途穷日暮更何求,白首同拚一死休。诗句翻译:”当人们面临绝境时,我们无需再寻找出路,因为死亡是唯一的选择。” 诗句注释:途穷日暮,指陷入绝境;更何求,表示无需再寻求其他出路;白首,指年老;同拼,表示共同赴难;一死休,即以死相拼。
诗中的“衔刃尚希忠烈传”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和刚烈的追求。这里的“衔刃”指的是手持武器,而“忠烈传”则是指忠诚和英勇的事迹被传颂。诗人用这句话来表明他决心以死抗争,希望他的忠诚和勇敢能够被后人记住。
“盖棺免索太师头”意味着在死后也不需要再追究任何罪行或责任。这里的“盖棺”指的是人死后,棺材盖上,而“免索太师头”则是指免除了追究丞相之职的责任。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死后名誉问题的超脱态度,表达了他对公正和公平的追求。
“彗星扫地应除旧,祸水滔天幸绝流”这两句诗通过使用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寓意着社会变革和可能的危机与动荡。彗星的出现通常被视为不祥之兆,而扫帚则象征着清除旧有的东西。在这里,诗人将彗星扫地比喻为清除旧有的不良因素或传统束缚,而祸水滔天则暗示了社会的动荡和混乱。
“九庙有灵先诏在,朝衣趋谒定应羞”中的“九庙有灵”指的是祖先的神灵存在,而“先诏在”则是指皇帝的命令或指示仍然存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辩解,他认为即使面对困境,他也仍然忠于朝廷和皇上,并希望得到宽恕。
赏析:
此诗是黄遵宪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他在困境中毅然决然、拼死抗争的精神,对忠诚和刚烈的追求。诗中用“彗星扫地”“祸水滔天”等形象来暗示社会的变革和可能存在的危机与动荡。通过对这些关键词的解释和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他的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