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到珠崖尽,波涛势欲奔。
地犹中国海,人唤九边门。
南北天难限,东西帝并尊。
万山排戟险,嗟尔故雄藩。

【注释】

  1. 珠崖:指今广东海南岛。
  2. 奔:这里形容波浪汹涌,势如奔腾的马群,不可阻挡;也指波涛汹涌,形势险要。
  3. 天到珠崖尽:天边到了珠崖(今广东省南端)的尽头。
  4. 地犹中国海:土地还是中国的大海。
  5. 人唤九边门:百姓们还称这地方为九边的门户。
  6. 南北天难限:南方和北方的天地难以分割、无法限制。
  7. 东西帝并尊:东方和西方都是帝王所重视的地方。
  8. 万山排戟险:万山像长矛一样排列着险峻的地势。
  9. 嗟尔故雄藩:可怜你是曾经的强盛地方。
    【赏析】
    《新嘉坡杂诗十二首》是光绪十七年至二十年(公元1891年至1894年),诗人在新加坡所作组诗。此诗作于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冬,诗人由新加坡回香港,途经广州时所作。诗人以“珠崖”为题,描绘了珠江口一带的自然风光。
    首联“天到珠崖尽,波涛势欲奔。地犹中国海,人唤九边门”,写珠江口的景色。诗人站在江边放眼远眺,只见那滔滔江水从珠崖(即今广东海南岛)一直延伸到天边,江水汹涌澎湃,仿佛要奔腾而出。江水虽大,但终究没有冲破天际,它仍像一条巨大的江河,流经广阔的中国海域,流向远方。这里的“奔”字,既表现了江水的浩渺无边,又写出了江水势如破竹的磅礴之势。而“地犹中国海,人唤九边门”,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片土地在中国版图上的特殊地位。诗人用“九边门”这个词语,形象地描绘了珠江口一带的战略地位。这里不仅地理位置重要,而且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诗人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一幅壮丽的珠江口风光图。
    颔联“南北天难限,东西帝并尊”。这一联主要表达了一种对国家统一与和谐的渴望。诗人认为,无论南北方向,天地之间都无法划分界限,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受到同样重视。这里,诗人用“天”和“帝”两个词来表达这种观点,既突出了国家的统一性,也体现了人们对和平与安宁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担忧,认为它们会像利剑一样刺向国家的边疆地区。
    颈联“万山排戟险,嗟尔故雄藩”。这一联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边疆地区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万山的描绘,展示了边疆地区的壮丽景色和英勇气概。他写道:“万山排戟险”,形容那片土地上的山峰如同一排排锋利的长矛,矗立在险峻的地势之上。这里的“排戟”二字,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山势的险峻,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敬畏之情。而“嗟尔故雄藩”则是诗人对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边疆地区发出的感叹。他感慨地写道:“可惜你是曾经的强盛地方。”这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也寄托了他对祖国未来的期待和祝愿。
    尾联“万山排戟险,嗟尔故雄藩”,既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也为全诗增添了一种沉痛的情感色彩。诗人通过这句诗,不仅表达了对祖国边疆地区的赞美和怀念,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