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斗在北海西流,春非我春秋非秋。人言今日是新岁,百花烂熳堆案头。
主人三载蛮夷长,足遍五洲多异想。且将本领管群花,一瓶海水同供养。
莲花衣白菊花黄,夭桃侧侍添红妆。双花并头一在手,叶叶相对花相当。
浓如栴檀和众香,灿如云锦粉五色。华如宝衣陈七市,美如琼浆合天食。
如竞笳鼓调筝琶,蕃汉龟兹乐一律。如天雨花花满身,合仙佛魔同一室。
如招海客通商船,黄白黑种同一国。一花惊喜初相见,四千余岁甫识面。
一花自顾远自猜,万里绝域我能来。一花退立如局缩,人太孤高我惭俗。
一花傲睨如居居,了更妩媚非粗疏。有时背面互猜忌,非我族类心必异。
有时并肩相爱怜,得成眷属都有缘。有时低眉若饮泣,偏是同根煎太急。
有时仰首翻踌躇,欲去非种谁能锄。有时俯水瞋不语,谁滋他族来逼处。
有时微笑临春风,来者不拒何不容。众花照影影一样,曾无人相无我相。
传语天下万万花,但是同种均一家。古言猗傩花无知,听人位置无差池。
我今安排花愿否,拈花笑索花点首。花不能言我饶舌,花神汝莫生分别。
唐人本自善唐花,或者并使兰花梅花一齐发。飙轮来往如电过,不日便可归支那。
此瓶不干花不萎,不必少见多怪如橐驼。地球南北倘倒转,赤道逼人寒署变。
尔时五羊仙城化作海上山,亦有四时之花开满悬。
即今种花术益工,移枝接叶争天功。安知莲不变桃桃不变为菊,迥黄转绿谁能穷?
化工造物先造质,控搏众质亦多术。安知夺胎换骨无金丹,不使此莲此菊此桃万亿化身合为一。
众生后果本前因,汝花未必原花身。动物植物轮回作生死,安知人不变花花不变为人。
六十四质亦么么,我身离合无不可。质有时坏神永存,安知我不变花花不变为我。
千秋万岁魂有知,此花此我相追随。待到汝花将我供瓶时,远愿对花一读今我诗。
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一首词。该词描绘了作者精心布置瓶中花卉的情景,通过对不同花种的细致刻画,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美好瞬间的珍视,以及在困境中找到希望和美的情感。
一、背景介绍
- 黄庭坚生活在北宋末期至南宋初年,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变迁的时代。尽管面对国家的衰败和个人命运的挫折,黄庭坚仍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 他通过创作诗歌和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通过艺术的形式来反映社会现实。这首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也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永恒价值的认同。
二、作品内容
- 词的开篇“碧空如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纯净的自然景象,暗示了作者心境的平静和开阔。接着,“翠叶红蕊”四句,分别用“翠”、“红”、“白”三种颜色来形容莲、菊、桃三种不同的花卉,展现了这些花朵各自独特的美。
- 这不仅仅是对花的描述,更是对人生各种状态的隐喻。莲花代表纯洁和超然,菊花象征坚韧和不屈,桃花则代表着春天的生机和美好。这些花种在瓶中的排列,仿佛是对人生的比喻:它们各自保持本色,但又和谐共存,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 “绿阴青子”一句,以“绿阴”暗喻生命的成长,而“青子”则指代那些刚刚萌芽的种子或果实,象征着新的生命和希望。这种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的更迭,同时传达出作者对生命循环规律的理解。
- “春深”两句则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春天虽然带来了新生和希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会逝去。这里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观察,也是对人生境遇的一种反思和感悟。
- 最后,“何须恨”三句,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既然无法改变生命的短暂和无常,那么就要学会接受并珍惜眼前的一切。这是一种对现实的超越,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三、主题探讨
-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的赞美和追求,以及对生命短暂性的深刻感悟。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以及如何在有限的时光中寻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 诗中的花卉不仅是美的载体,也是情感的寄托,它们的存在象征着生命中的希望和美好。通过对这些花卉的描写,诗人传递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 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每个字句都经过精心雕琢,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又生动的画面。这种艺术风格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华,也反映了他对语言美感的追求。
- 整体上,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深邃的人生感悟和审美理想。它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颂,也是对人性光辉的颂扬。
四、艺术特色
- 词中运用了大量的色彩描述,如“碧空如洗”、“翠叶红蕊”等,这些形容词的使用不仅美化了语言,也加深了读者对自然美景的感受。这种视觉上的享受增强了读者对诗中意境的体验。
- 词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化(将花赋予人的感情)、比喻(将事物比作其他事物)等,这些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增强了诗意和表现力。
- 词的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每个章节都围绕着中心主题展开,使得整首词既有节奏感又有深度,易于理解和记忆。
- 整体上,这首词的艺术性极高,无论是从语言还是结构上,都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佳作,值得后人细细品读和研究。
五、历史影响与现代价值
- 这首诗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在当时被视为文学作品的重要部分,还被后世多次引用和模仿,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 在现代社会,这首诗的价值依然不减。它所蕴含的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执着追求,对现代人仍具有启示意义。通过阅读这首诗,可以激励人们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刻,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快乐。
- 同时,这首诗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美学和哲学的视角。通过对传统诗歌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
《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更是一部富含哲理和美学价值的艺术作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之美,同时表达了对生命深刻的思考和感悟。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也传递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因此,无论是对于古代文学的研究,还是对于现代文化的欣赏,这首词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