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 九日偕闺人登烟雨楼

叩红弦、画图飞入,楼台如此幽境。重阳风日今年好,动我醉怀吟兴。栏共凭。看隔水人家,约略烟中醒。凉云自迥。听长短菱歌,两三渔笛,声逼晚天冷。
扶肩步,细印苔痕半径。清游滋味谁领。桂花香透罗衫子,秋上鬓边蝉影。庭院静。正寂寞无人,惟有斜阳等。垂杨渐暝。见阵阵昏鸦,星星野鹭,疏落送归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摸鱼儿·九日偕闺人登烟雨楼》是清代诗人黄燮清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重阳节,即农历九月九日。这个节日在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意义,被视为秋季的重要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赏菊、饮菊花酒,并登高远眺,以期避开秋燥之害、避邪驱病。同时,重阳节也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寄托哀愁的佳期。在这一天,许多文人会借此机会与家人或朋友共聚一堂,饮酒赋诗,以表达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
  2. 诗词原文:《摸鱼儿·九日偕闺人登烟雨楼》原文如下:叩红弦、画图飞入,楼台如此幽境。重阳风日今年好,动我醉怀吟兴。栏共凭。看隔水人家,约略烟中醒。凉云自迥。听长短菱歌,两三渔笛,声逼晚天冷。扶肩步,细印苔痕半径。清游滋味谁领。桂花香透罗衫子,秋上鬓边蝉。

《摸鱼儿·九日偕闺人登烟雨楼》不仅是一首表现秋天意境的古诗,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艺术的体现。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亲人的深情眷恋。通过这首作品,可以感受到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们在艺术创作中所表现出的独特魅力和情感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