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春雨浃旬,钱筱南茂才符祚寄词见忆,次韵奉酬

江上雨成例,二月少晴时。柳枝东面风紧,千缕总飘西。不见梦中芳草,但见镜中新涨,寒重燕归迟。淡墨写离怨,还带泪痕题。
寂寥况,惟有我,素心知。绿珠穿作,红豆相慰在天涯。早是梅花开过,又是杏花消损,莫误海棠期。待约看山去,依旧翠眉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春雨浃旬,钱筱南茂才符祚寄词见忆,次韵奉酬》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词。原文如下:

余谪黄州之明年,放春雨于江上,有初日之景,而云气不开。因命小舟泛江而行,风浪险绝,秋冷杀气。晚抵白沟驿,宿于逆旅,得前人作乐府者,皆以咏物及事,故遂依之于体,虽无美篇,亦自快也。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苏轼通过描绘春天的雨景和秋天的景色,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他写道:“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春雨过后,江面上的水变得清澈透明,秋意更加浓重。接着他又写道:“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担忧和无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