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 题俞少轩承德色丝感梦图,少轩客京都,一夕梦其室人授以黄丝寻,有骑省之戚,因作是图

独枕缫愁,离弦絮恨,天涯酒醒灯昏。惜别经秋,玉台明镜生尘。红蚕吐尽黄金缕,化罗浮、蛱蝶仙裙。一丝丝,半是回文,半是啼痕。
缠绵无限相思意,认中郎隐语,倩女痴魂。九曲明珠,也应穿透情根。锦机织冷鸳鸯字,甚银河、隔断天孙。最伤心。水样流年,月样前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高阳台 · 题俞少轩承德色丝感梦图》是宋代词人姜夔所作的一首词。该词作于宋理宗淳祐四年(1244年)冬,姜夔在杭州任职时,与友人俞彦衡、俞友仲兄弟同游鉴湖,夜宿鉴湖之滨。

这首词的原文如下:

高阳台·和人韵

玉人家何许,听晚雨、声咽危楼。想一眉初敛,双波欲流。画堂新恨谁传,旧香销、几度秋风。记前欢后约,梦回清晓,飞燕明眸。

叹此情、应似萍浮。但小楫轻舟,短篷稳送扁舟。故山千里相思,甚年年、魂梦相追。又何须怨别,素弦绿绮,总是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