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寻芳 · 偕俭才、湘渔游湖上竹素园

绛扉半掩,红板斜欹,深院人静。碎玉鸣琴,暗水自流花径。紫藤开,绯桃谢,阑珊芳事无多剩。奈何春,问归来燕子,可能重省。
记那日、来台饮渌,绣幕围香,何限风景。树底栏干,时有步尘鬟影。罗袂已随蝴蝶化,画廊忍得蘼芜冷。罢登临,渐消磨,少年游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倦寻芳 · 偕俭才、湘渔游湖上竹素园》是清代诗人黄燮清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绛扉半掩,红板斜欹,深院人静。碎玉鸣琴,暗水自流花径。紫藤开,绯桃谢,阑珊芳事无多剩。奈何春,问归来燕子,可能重省。记那日、来台饮渌,绣幕围香,何限风景。树底栏干,时有步尘鬟影。罗袂已随蝴蝶化,画廊忍得蘼芜冷。罢登临,渐消磨,少年游兴。

  2. 诗歌赏析

  • 意境与情感:此词以淡雅的笔触绘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 艺术手法:词中通过“绛扉半掩”、“红板斜欹”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紫藤开,绯桃谢”则展现了自然界的更迭美,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整体上,词采用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
  1. 作者简介
  • 生平简介:黄燮清,字韵珊,浙江海盐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晚年曾官县令。一生不得志,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
  • 文学成就:黄燮清在诗坛亦有一席之地,尤以其《倚晴楼诗集》闻名。他的诗作不仅表现了个人的悲欢离合,还关注社会民生,体现了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
  1. 创作背景
  • 此词创作的时间背景不详,但考虑到黄燮清的生平经历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在他晚年归隐之时所作,反映了他对人生和世事的一种深刻思考。

《倦寻芳 · 偕俭才、湘渔游湖上竹素园》不仅是黄燮清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传统文人情怀的一种延续。通过欣赏这首词,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越时代的精神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