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 香江送春

春归等是无家,缘何蓦背蛮荒去。杜鹃字字,酴醾草草,都成别意。泪浥残红,赠攀嫩绿,蝶蜂知苦。更水波南浦,开帆顷刻,催几度,黄昏鼓。
漫说留春有句。尽吟诗、落花谁主。天涯游子,销魂依黯,临歧飞絮。客路非遥,明年预约,江南同住。奈沈沈海气,楼头杯酒,对斜阳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龙吟·香江送春》是清末近现代初杨玉衔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不仅是一首艺术佳作,而且具有深厚的情感价值和文化意义。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词: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杨玉衔,字铁夫,广东香山人,与林鹍翔师事朱祖谋。他与朱祖谋共同创作过多首诗词作品,并有《梦窗词校笺》、《抱香室词》等著作。
  • 文学贡献:杨玉衔的诗歌和词作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诗和词风格独特,深受当时文坛的认可和喜爱。
  1. 诗词原文
  • 春归等是无家,缘何蓦背蛮荒去。杜鹃字字,酴醾草草,都成别意。泪浥残红,赠攀嫩绿,蝶蜂知苦。
  • 更水波南浦,开帆顷刻,催几度,黄昏鼓。漫说留春有句。尽吟诗、落花谁主。天涯游子,销魂依黯,临歧飞絮。客路非遥,明年预约,江南同住。
  1. 词中意象
  • 春归之悲:词中的“春归等是无家”表达了春天虽归但无处安放的悲哀,象征着一种无法归宿的孤独感。
  • 别离之情:“缘何蓦背蛮荒去”透露了离别的突然与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离别时刻的深刻感受。
  • 自然景物:杜鹃和酴醾分别象征离别的哀愁与生命的短暂,通过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加深了词的情感深度。
  1. 文化背景
  • 时代背景:该词创作于清末近现代初,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多舛,文人墨客常常借诗言志,表达他们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注。
  • 地域特色:广东地区的文化传统为杨玉衔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来源,他的作品中融入了很多地域特色的元素。
  1. 艺术特色
  • 抒情手法:杨玉衔在《水龙吟·香江送春》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杜鹃和酴醾,使整首词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 结构布局:全词结构紧凑,层层递进,由景入情,由情及志,最后以期待明年相聚的愿望作为结尾,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感发展过程。

《水龙吟·香江送春》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而且在情感表达和文化价值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反映了作者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和情感体验。对于读者来说,它不仅是一次视觉和听觉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上的触动和启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