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驱雨倏东西。波涛山与齐。花幡无力任花飞。山人归梦疑。
蔬圃乱,豆棚欹。披离双树枝。秋风茅屋杜陵诗。抱茅童未欺。
阮郎归 · 十月十日海风大作,沈船拔木,农产摧折盖殆尽。急归山察视,吾庐尚存,填此志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阮郎归》是北宋诗人晁补之所写的一首词。这首词主要描写了作者因海风大作,导致农作物受损而归山查探情况,发现自己的房屋尚存,内心感慨万千。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解读:
背景:词中所述“十月十日海风大作,沈船拔木,农产摧折盖殆尽”指的是在宋代一个特定的时间点(十月十日),海风突然变得强烈且具有破坏力,导致海水上涨,船只被吹翻,树木被连根拔起,农业生产遭受严重损失。这种自然灾害对农民来说是一场灾难。
情感表达:晁补之在得知家乡遭受如此灾难后,感到十分震惊和不安。他迅速决定返回家乡去查看灾情,并表达了对家园的牵挂之情。在词的后半部分,他描述了自己回到家乡后的情况,发现虽然房屋受到了损害,但他本人依然安然无恙。这种对比使得他对家乡的关心与忧虑更加深厚。
艺术手法:晁补之通过生动的自然现象(海风、沈船、拔木)来描绘灾害的严重程度,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当时场景的恐怖。同时,他的词中充满了情感的流露,无论是对家乡的担忧、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还是对自己安全的关注,都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出来。
《阮郎归·十月十日海风大作,沈船拔木,农产摧折盖殆尽。急归山察视,吾庐尚存,填此志幸》不仅展示了作者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反应和态度,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