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家何在,元龙气未平。
长城千万里,春雪断人行。
落日皆为客,中原独远征。
桃花江岸发,未忍说无情。
癸丑江上春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癸丑江上春感》是唐代诗人杨圻所作,通过描绘春日景色和边塞将士的孤独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刻忧虑和关切。这首诗不仅是杨圻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珍贵之作。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 作者简介:
- 杨圻(724年—789年),字子建,唐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官员。他出身于官宦之家,年轻时即显示出文学才华,后因政治原因被贬至江州,在此期间完成了多部重要作品,其中《癸丑江上春感》便是其中之一。
- 在文学上,杨圻的作品以诗歌见长,尤其是他的边塞诗作,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和推崇。他的诗风豪放不羁,善于运用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富有哲理的艺术风格。
原文内容:《癸丑江上春感·其一》是杨圻的一首代表作,原文如下:
杜甫家何在,元龙气未平。长城千万里,春雪断人行。落日皆为客,中原独远征。桃花江岸发,未忍说无情。诗作鉴赏:
- 意境深远:《癸丑江上春感》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长城、春雪等自然景观的描写,勾勒出一幅辽阔而苍凉的画面。诗中“春雪断人行”一句,生动地传达了边塞将士面对严峻环境时的孤独与无助。
- 情感丰富:诗人通过对“落日”、“中原”等元素的使用,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中原独远征”更是直接表达了他对国家分裂、边疆将士远离家乡征战的担忧。
- 艺术特点:杨圻的这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具有很强的画面感。特别是对“桃花江岸发”的描述,既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又蕴含着诗人对生命无常、美好时刻易逝的感叹。
《癸丑江上春感》是杨圻以其独特的艺术眼光和深邃的情感,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边塞将士生活状态的真实反映,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杨圻卓越的诗歌才能,也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动荡时代的社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