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见梅遂忆故园时江南齐卢搆兵道途梗塞妻子避乱海上

昔年风格首重回,雪满园林酒满杯。
共拥翠裘坐寒月,自烧红烛照新梅。
已闻兵马及关止,尚有清诗渡海来。
惆怅江南烟水客,悔将泉石换尘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黄州见梅遂忆故园时江南齐卢搆兵道途梗塞妻子避乱海上》是宋代诗人苏轼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作于宋神宗元豐三年(西元一〇八〇年),此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至黄州。在这首诗中,苏轼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亲人和故土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发的局面。

以下是该诗全文:

黄州见梅遂忆故园
江南江北西湖路,
青草池塘遍荠花。
日暖风和人意醉,
不知重到使君家。

这首诗以梅花为引子,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思乡之情。首句“江南江北西湖路”,描绘了江南地区的道路纵横交错,西湖美景随处可见。第二句“青草池塘遍荠花”,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青青的草地、清澈的池塘、遍地的荠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第三句“日暖风和人意醉”,表达了人们在温暖阳光下,春风拂面时的愉悦心情,仿佛陶醉其中。最后一句“不知重到使君家”,表达了作者对于再次回到使君家的期待和惊喜。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和故土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发的局面,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